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文章图片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文章图片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文章图片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文章图片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文章图片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文章图片


美国抗衰老研究,已为白鼠提高寿命,距离应用到人类身上还远吗?


2022年3月10日 ,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在Nature aging发表了一篇有关山中因子抗衰老的文章 , 一时间引发了抗衰老热潮 。
这次研究成果之所以反映强烈 , 主要是因为它为小白鼠提高了寿命 , 并且有望应用在人类身上 , 让人类实现“返老还童” 。

科学家们早在2006年就发现了山中因子 , 并将山中因子的作用机制与衰老细胞结合起来 , 以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 用山中因子干预老年小鼠的脑细胞 , 成功逆转了小鼠脑细胞的衰老过程 , 使平均寿命只有18周的小鼠寿命延长到了24周 , 最长的活到了接近30周 。
这项研究的核心是利用山中因子诱导已分化的体细胞变回具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 。 通俗来说 , 我们可以把已分化的组织细胞看作一个生命力开始衰退的中老年人 , 把干细胞看作一个具有较强活力的青少年 , 科学家们利用山中因子对这个“中老年人”进行一定的干预处理 , 就可以让他返老还童 , 将细胞状态恢复到青年时期 。

山中因子这么神奇 , 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是山中因子?
山中因子是由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提出的 , 指的是四个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 。 将这四个转录因子转入体细胞中 , 可以使该体细胞重新编程 , 重新获得分裂分化的能力 , 变成一种特殊的干细胞 。 这种特殊的干细胞又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 , 这种将外源基因人为转入到体细胞中的技术称为
基因重编程技术


山中因子的实质其实是四个癌基因 。 根据生活经验 , 相信大家都是“闻癌色变” , 但癌基因拥有的无限分裂能力 , 能够逆转细胞的衰老时钟 。 个体是由成体干细胞和功能细胞组成的 , 不断有干细胞分裂分化出新的细胞来补充功能细胞 , 个体就显得年轻;当细胞失去分裂的功能 , 没有新的细胞补充功能细胞 , 功能细胞就逐渐衰老 , 个体也表现出衰老 , 因此 , 个体的衰老归根结底是细胞的衰老导致的 。 而山中因子可以让它们重新获得分裂的能力 , 达到延缓细胞衰老的目的 。

按照理论来说 , 既然山中因子可以逆转小鼠的衰老细胞 , 那能不能应用在人类的衰老细胞上 , 不停延长人类的寿命 , 从而实现永生呢?在过去的15年 , 基于山中因子的基因重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 这项技术在缓解衰老和延长寿命上功效明显 , 但目前仍然不能通过山中因子来对人类细胞进行干预 。 山中因子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小鼠的寿命 , 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稳定 , 存在许多弊端 。

基因重编程技术存在的弊端
首先 , 短暂的重编程过程会使小鼠变得虚弱甚至死亡 。 这可能是由于调控的基因会影响一系列不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 或者激活了细胞分裂相关的基因 , 导致细胞无法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

其次 , 短暂的重编程不能持续作用 , 重编程过的细胞也只是增加了它的分裂次数 , 不能使它稳定地无限分裂 。
最后 , 目前的重编程技术还不够成熟 , 只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所有细胞进行短暂的重编程 , 而且山中因子本身就属于癌细胞 , 干预过程很可能使细胞“晕头转向” , 变为恶性肿瘤 , 适得其反 。 如果未来可以实现靶向编程 , 只对有需要的细胞进行定向改造 , 那就可以大大减少重编程带来的副作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