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文章图片


空间站往事,从美苏争霸,到中国迎头追赶



最早空间站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 , 1896年Everett Hale设想建造一个“用砖搭建的月球” , 1929年Herman Poto?nik的《太空旅行的问题》仔细探讨了空间站建造的意义 。 随后人们以此为基础 , 不断延伸逐渐得到了现代空间站的雏形 。 1951年 , 沃纳·冯·布劳恩发表了带有环状结构的空间站设计 , 这代表人类真正意义上走出空间站建造理论基础的第一步 。
1957年8月21日 , 苏联发射了历史上的第一枚洲际导弹 。 10月4日又成功发射了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 。 1961年4月12日 , 尤里加加林代表人类进入太空 , 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一个个骄人的成绩 。

为了在太空竞赛中快速追平与苏联之间的差距 , 1962年9月12日美国时任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赖斯大学发表演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揭开了登月竞赛的帷幕 。 美国逐渐加大了对美国航天局(NASA)的财政投入 , 在1966年甚至达到了惊人的联邦预算4.4%之多 , 这使得美国在航天技术领域逐渐超越苏联 。 通过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阿波罗计划等一系列载人任务 , 美国人把脚印从地球踏上月球 。
随着苏联在载人登月火箭N1研发方面的四次连续测试失败 , 基本宣告了苏联登月计划破产 , 美国正式实现了对苏联载人航天技术的反超 。 但苏联随后掀起新一波的竞争:空间站建设 。 在设想中 , 它不仅具有科研价值 , 也是有军事目的 。 建立长期驻人的空间站 , 实现长期覆盖全球中低纬度区域的军事侦察 , 甚至拥有直接作战的能力 。 当美国1971年还在进行阿波罗登月 , 苏联便把军用性质的礼炮一号(Salyut)送入太空 , 并在后续项目中尝试装载武器 。
1971年-1982年期间 , 苏联共计发射了9个重达18吨-20吨的空间站 , 其中7个取得成功 , 技术上分为两代 , 第一代为实验飞行器性质 , 第二代为长期驻留空间站 , 这就是著名的礼炮号系列 。 其中 , 三个军用的礼炮空间站还进行了秘密的武器试验 , 例如在礼炮三号上安装了图-22轰炸机的自卫航炮作为攻击武器 , 无奈由于无法解决武器发射时导致的旋转问题被迫放弃 。 短短数年后 , 苏联推出了下一代空间站 。


1977年、1982年 , 苏联入轨的“礼炮”六号、七号为第二代空间站 , 也叫实用性空间站 。 其主要特点是均有两个对接口 , 可同时接纳两艘飞船 , 从而能把载人与运货分开 , 延长了空间站寿命和航天员在轨时间 。 ”礼炮“一号至五号主要用于技术试验 , ”礼炮“六号、七号则进行了大量对地观测、空间材料加工、生命科学、天文和地球物理学等研究 。 礼炮七号总共在轨时间3214天 , 接待10批26人次的航天员 , 并创下了单个宇航员最长236天的太空生活记录 。
美国曾打算建立一个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空间站 , 也提出过建立更大规模的太空基地项目 。 不过 , 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因为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而被否决 。 1972年 ,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批准了航天飞机项目 。 1973年至1974年间 , 实验空间站“天空实验室”(SkyLab)利用剩余的阿波罗硬件进行了实验性飞行 。 由于土星五号火箭的成本太高 , 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无力维持 。 天空实验室前后接待了三批航天员 , 载人任务于1974年2月8日就早早结束 , 随后天空实验室被封闭 , 于1979年7月11日返回地球大气层烧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