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侏罗纪公园会在中国出现吗?当代生物技术是否能够复活曾经消失的恐龙?6年前由我国研究人员发现的恐龙琥珀或许能够成为复活恐龙的关键 。
发现这个恐龙琥珀的人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讲师邢立达博士 , 这是在缅甸市场上发现的一块琥珀化石 。 整个经历可以说非常巧合又幸运 , 这颗琥珀原本只是一块普通的商业工艺品 , 人们并没有仔细地在意琥珀上的细节 。
但是琥珀里的“植物”化石引起了当时在缅甸的邢立达博士 , 经过仔细检查后 , 郉立达发现琥珀里的植物化石并不是什么远古植物 , 而是动物化石 。
研究发现该琥珀中的动物化石来自数千万年前的恐龙 , 而植物状的外形不是别的 , 正是恐龙尾巴上的羽毛 。 整个琥珀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 。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整段尾巴的部分 , 包括骨骼、肉、皮肤和羽毛 。
郉立达博士认为 , 这个恐龙被并入树脂时 , 恐龙仍然含有液体 , 这表明当时它是活着的 , 或者被困在了这团粘性物质中 。 这团琥珀化石还揭示了恐龙羽毛的分布状态 , 以及组织排列结构 , 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恐龙肉身残骸 。
如今6年过去了 , 生物技术在体细胞核移植上取得的成果 , 是否能够在复活恐龙这块得到展现呢?恐龙复活或许不再是幻想?本文接下来会从过去的相关研究 , 以及现今的生物学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 复活恐龙这件事还有多少可能 。
“复活”恐龙的现代研究
过去二十年里 , 有不少学者认为从百万年前的化石中收集的DNA可能存在不少样本污染 , 因此化石证据可能在DNA结构表现上出现错误 。
DNA作为有机物来讲 , 它的化学稳定性会随着生物死亡而发生衰变 , 因为死亡后的生物失去了活细胞酶的促修复机制 。 细胞死亡后 , 核酸酶开始将DNA切割成片段 。 于是便会出现分解作用 。
在分解过程中 , DNA会被微生物消化 , 并导致DNA在此后的时间里进行衰变 。 科学家们通过高通量测序后得到了一份损伤模式表明 , 嘌呤在链断裂附近的比例过高 , 这期间还有潜在的环境因素 , 比如埋藏方法、化石储存方式、氧化和微生物成岩作用等等许多干扰因素都会让DNA衰变出现各种差异 。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 , DNA保存与死亡后的年龄也有一定关系 。 为了研究这种关系变化 , 科学家们用恐鸟化石进行了详细分析 。 在这些样本分析中 , DNA衰变被证实了和环境以及自身有关 。
结论指出 , DNA的平均衰变时间大概是521年 , 也就是说 , 生物死亡后 , 可能就会因为埋葬方式、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衰变消亡 。 DNA结构的分子链会断裂崩坏 , 成分逐渐分解 。 其中温度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变量 。
如果DNA的保存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时 , 模型预测中的骨头DNA片段半衰期可以达到15800年 , 如果是深度冷冻的环境下经过环境沉积 , 那么DNA的保存至少是在1万年以上 。
推荐阅读
- 我国航天员为何不学国外穿短袖短裤,而穿长袖呢?杨利伟给出答案
- 艾嘉仁|带你详细了解P53基因
- 有外星人吗?埃及考古最新发现5座墓葬,引发轰动
- 盘点对人类有益的10种昆虫!
- 最常见的青蛙
- 《不要抬头》没有什么比我的仕途更加重要,哪怕人类灭亡
- 极端微生物的陆地限制
- 它长相呆萌不次于熊猫,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
- 澳大利亚科学家希望通过DNA测序,想在10年内让灭绝的袋狼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