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科技和武器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科技和武器


为什么说知识就是力量?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知识;知识 , 是人开展工作和安排生活的基本条件 。 没有相应的知识 , 工作不会成功 , 生活不会美满 。 知识就是力量 , 知识就是生产力 。
人在世上谋生需要知识 , 发展自己的事业需要知识 。
知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 普通人学知识是为了个人技术、业务知识的提高 , 有的甚至是单纯地为了谋生 。 领导者和管理者掌握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和管理 。
知识 , 可以分为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三类 。 它们共同构成人类知识这庞大的体系 。
第一 , 基本知识 , 即人类生活、工作应当掌握的基本的知识体系 。 不掌握这些知识 , 就无法为人格的形成积累最起码的常识 。
第二 , 专业知识 , 即你所想从事的职业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 。 又分为岗位知识和行业知识两个方面 。 没有专业知识 , 你就不会形成一定的人格体验和交际、运用经验 。
【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科技和武器】第三 , 相关知识 , 即与你将从事的职业有关的一些常识 。 没有相关知识的健全 , 就没有你人格体现的环境 。
从某种角度说知识也是人格的先决条件 。
然而 , 对大多数人来说 , 要消化了解现代科学知识并不容易 , 因为对人类大脑来说 , 这种数学语言很难掌握 , 而且其结果常常与一般常识互相矛盾 。 在全球70亿人口中 , 有多少人真的了解天体物理学 , 量子力学、细胞生物学 , 金融学或总体经济学?尽管如此 , 因为科学为人类带来太多新的能力 , 也就享有崇高的地位 。 虽然每个国家的总统和将军可能自己不懂核物理 , 但他们对于核弹能做什么事可是绝对的了如指掌 。
在1620年 , 培根(Francis Bacon)发表了《新工具》(The New Instrument)的科学宣言 ,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 对“知识”的考验 , 不在于究竟是否真实 , 而在于是否能让人类得到力量或权力 。 科学家一般公认 , 没有任何一种理论百分之百正确 。 因此 , 用“真实”与否来为知识评分并不妥当 。 真正的考验就是实用性 。 能让我们做出新东西来的 , 就是知识 。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的技能”这句话
几个世纪以来 , 科学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的工具 。 有些是思考的工具 , 像是能够用于预测死亡率和经济成长率;但更重要的是科技工具 。 科学和科技的关联实在太过密切 , 让许多人将这两者混为一谈 。 我们常常会认为 , 没有科学研究就无法发展出新科技 , 而如果不会产生新科技 , 科学研究也就没有意义 。
但事实上 , 科学和科技在人类的历史上是在不太远的时间才开始紧密相连 。 在公元1500年前 , 科学和科技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 培根在17世纪将这两者接轨的时候 , 其实是个革命性的想法 。 两者的关系在17、18世纪更趋紧密 , 但要到了19世纪才真正孟不离焦 , 焦不离孟 。 即使到了1800年 , 当时多数的统治者都希望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 多数的商业大亨也都希望能有蓬勃的企业 , 但他们都还完全不会想到要为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研究提供资金 。
当然 , 史上并不是没有例外 。 只要是优秀的历史学家 , 绝对都能找出例外情形;但如果是更优秀的历史学家 , 就会知道这些例外只是出于某些人一时的好奇 , 不应该因此影响对大局的判断 。 一般来说 , 前现代的统治者和商人想取得新科技的时候 , 多半并不是将资金投入研究宇宙的本质 , 而多数的思想家也不会想把他们的发现发展成科技上的小工具 。 统治者资助教育机构 , 目的只是为了传播传统知识、强化现行秩序 。
虽然在过去也常有人发展出新科技 , 但通常是些未受过教育的工匠不断尝试错误而产生 , 而不是学者经由系统化的科学研究而得 。 比如 , 运货马车的制造商 , 每年会用一样的材料制作出一样的车 , 而不会把每年赚钱的一定比例投入研发新型马车 。 虽然马车的设计偶尔也会有所改善 , 但通常是因为当地某个木匠天纵英才 , 而且他常常一步也没进过大学 , 很可能大字也不识一个 。
不仅民间如此 , 公共部门也一样 。 在现代国家里 , 从能源、医疗到废弃物处理 , 国家几乎都会要求由科学家提出解决办法 , 但这在古代的世界里很少出现 。 古今比较 , 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武器设备 。 1961年 , 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对于军事与产业结合、势力不断膨胀的情形提出警告 , 但他的说法并不完整 。 除了军事和产业 , 科学也是其中一分子 , 因为今日的战争正是科学的产物 。 许多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 , 正是由军事所发起、资助及引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