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
【苏联人曾想钻透地球,为何钻到12262米就不再往下钻了?】自上世纪60年代起 , 美苏冷战加剧导致双方形成严重的竞争关系 , 美国发射一枚卫星 , 苏联就要研究载人火箭;美国完成探月计划 , 苏联就打算挖穿地球 。
在这种疯狂的劲头下 , 很多在后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竞争项目都被搬上历史的舞台 , 就比如苏联人曾计划的钻透地球实验 。
地球的直径有12756千米 , 想要钻透这种庞然大物 , 以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苏联人偏偏要把这种不可能证明为可能 , 以此来展示国家的强大 。
可就在钻透地球的实验过程中 , 意外发生了 , 那工程队在钻到12262米时紧急叫停了这个项目 , 苏联人到底在地球内部发现了什么?
地球的内部结构
生活在地表上的我们 , 对地球内部的结构认知有多少?其内部是海洋?是土地?还是冰冷的岩石?都不是!地球内部储存着非常多的岩浆 , 那岩浆甚至能将岩石给融化 , 那是非常恐怖的高温 。
从地理学上分类 , 地球从外到内依次顺序是:地壳、地幔以及地核 , 其中地壳组成了人类肉眼可观察到的地表环境 , 如高山、河流、平原、草地等 , 人类生活在地壳上 , 这里的环境几乎可以说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 。
其次是地幔 , 以人类现在的科学水平 , 基本上可以触及到地幔的皮毛了 , 其内部质量占据了地球总质量的82% , 上地幔是由橄榄岩组成 , 该岩石质地松软 , 是岩浆的发源地 。 像地球上出现的地震活动、火山喷发、又或者是地壳运动 , 全都是上地幔在搞鬼 。
但人类的科技无法改变上地幔的生态 , 更不可能阻止地壳运动的到来 。 下地幔深度大概就在1000千米以下了 , 其组成成分是金属硫化物 , 还有一定程度的氧化物 , 这里温度高得出奇 , 从内核扩散出来的高温大都被下地幔所承受 , 只有部分温度会传播到上地幔 。
最后是地核 。 地核是地球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 这里有超过5000摄氏度的高温 , 能够产生大约360万个标准大气压;
可以肯定的说 , 没有任何一种生命形式可以在地核附近生存 , 这环境实在太可怕了 。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 , 但是这铁在产生的瞬间被高温融化 , 但它们无法变成铁汁 , 因为随之而来的气压会把它们强行压缩成固体 。
如果地球内核的温度倾泻而出 , 那人类文明会瞬间走向灭亡 。 难怪那些科幻作品中外星人攻击地球的方式并不是激光炮 , 而是通过光粒与地核产生聚变反应 , 让其恐怖的高温外泄 , 直接杀死地表的一切生命 , 那时候的地球也会不可避免走向死亡 。
钻透地球终究难以完成
不过科幻终究是科幻 , 地壳的恐怖高温不可能传递到地表 , 这其中有非常厚重的地幔作为缓冲区域 , 等热量传递到上地幔时 , 基本上也结束的差不多了 。
这些基本的认知早在上世纪就有地理学家做过详细的数据推论 , 但仍然有很多科学家热衷进一步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 。
就像前苏联政府就曾批准过疯狂的“挖穿地球”计划 , 那时苏联的科研团队携带大量的钻头朝着地壳深处挖去 , 一直挖到了12262米的深度 , 后该计划被紧急叫停.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地壳深处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那里生活着新的物种 , 就像《地心世界》中描写的那样?
当然不是 。 苏联政府当时紧急叫停计划并非是发现了不可控的因素 , 而是当时的环境让其已经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 这影响环境主要分为两方面;
推荐阅读
- 动物智商TOP榜
- 了解局部粒子能量,太阳周期下降会影响什么
- 被烧得几乎“面目全非”,嫦娥五号返回舱“归家之路”有多坎坷?
- 中美否认,撞击月背为自家航天器!3月4日,神秘物体归属何方?
- 美宇航员尴尬了!超期服役6个月,计划搭俄飞船返航,还能回来吗?
- 为什么说尼莫点是地球上最可怕的地方?它有何可怕之处?
- 中国已否认,也非美国!3月4日撞向月球的神秘航天器,到底谁的?
- 速度的极限:宇宙中最大的速度是光速吗?我们是否能突破光速?
- 国际空间站总重444吨,如果失控坠落地球,能毁灭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