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思维 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上)

【蜂巢思维 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上)】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 , 仅仅通过观察别人就能让自己生病 , 仅仅通过意念的力量 , 症状就能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
情感和思想从一个身体扩散到另一个身体、从一个头脑扩散到另一个头脑的案例则较为常见 。
麦克尼尔认为肌肉运动和语言表达的同步性会导致“界限消失” , 自我和他人之间不再有严格的区分 , 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集体意识 。
人类不会像鸟类或蚂蚁那样成群结队 , 而是会通过情绪传染和社会从众(social conformity)的过程产生思维的同步性 , 从而产生“共同的感受、共同的步调和共同的身份认同” 。
当人们面对面交流时 , 往往会模仿彼此的姿势和面部表情 , 从而产生相似的情绪 。
社交对象的情绪完全可以通过数字网络传染我们 。
情绪可以通过面对面和在线的方式传播 。 事实上 , 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分享情感会加强你和他人的情感交流 。
如果一个人闻到幸福之人的汗水 , 不仅会做出与幸福情绪一致的面部表情 , 还会催生一种更关注整体的注意力形式 , 即一种与感觉良好有关的认知状态 。
即虽然我们自身拥有对世界的直接体验 , 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更多地是由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塑造出来的 。
很多规则是通过比较微妙的、非正式的方式传播的 。
我们会竭力要求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 , 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迎合他人的期望 。
如果你发现社交网站上对冰桶挑战翻白眼者多于跟风者 , 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分享一个讽刺跟风者的视频 , 而不是发布一个自己往头上浇冷水后被冻得牙齿咯咯作响的视频 。
即社会规范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 是因为我们自己首先存在这样的意向 。 比如 , 我们自己首先想到了要把头发烫成波浪卷 , 或者首先想到了把冰桶里的冰水倒到自己身上 , 所以 , 当我们看到别人这么做之后 , 才决定效仿 。
一个社群内的一小部分人可以对整个社群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 特别是在社群内享有较高地位的人 。
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巧妙的实验 , 测试一个社群内部多少成员接受一种新的社会规范 , 才能让整个社群接受这种新规范 。 结果 , 他们发现 , 大约1/4的人接纳新的社会规范 , 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
(本文由‘小乐的读书笔记’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分享阅读 , 分享生活!喜欢记得关注一下哦~图片素材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推荐阅读
- 吉林一防疫志愿者指责小学老师摆拍时被打!请别再抨击教师群体!
- 走不出来!美“元宇宙”:控制地球上有思维的生物
- 为什么语言能力可以左右我们无意识的思维预设?
- 打破常规,创新思维,NASA正在制造可以在火星上飞行的火箭
- 广义相对论是如何被爱因斯坦创建出来的?不得不佩服天才的思维!
- 和庄家站在一边:一个小故事看懂股市里的庄家思维
- 四维空间真实存在吗?人类能用三维模型模拟出思维空间的样子吗?
- 拦截新冠病毒时空伴随者是最关键的群体
- 人有三种思维模式,看看你是哪种
- 跳蚤效应:不要给自己的思维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