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思维 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上)


蜂巢思维 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上)


【蜂巢思维 群体意识如何影响你(上)】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 , 仅仅通过观察别人就能让自己生病 , 仅仅通过意念的力量 , 症状就能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
情感和思想从一个身体扩散到另一个身体、从一个头脑扩散到另一个头脑的案例则较为常见 。
麦克尼尔认为肌肉运动和语言表达的同步性会导致“界限消失” , 自我和他人之间不再有严格的区分 , 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集体意识 。

人类不会像鸟类或蚂蚁那样成群结队 , 而是会通过情绪传染和社会从众(social conformity)的过程产生思维的同步性 , 从而产生“共同的感受、共同的步调和共同的身份认同” 。
当人们面对面交流时 , 往往会模仿彼此的姿势和面部表情 , 从而产生相似的情绪 。
社交对象的情绪完全可以通过数字网络传染我们 。
情绪可以通过面对面和在线的方式传播 。 事实上 , 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分享情感会加强你和他人的情感交流 。
如果一个人闻到幸福之人的汗水 , 不仅会做出与幸福情绪一致的面部表情 , 还会催生一种更关注整体的注意力形式 , 即一种与感觉良好有关的认知状态 。
即虽然我们自身拥有对世界的直接体验 , 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更多地是由自己所处的文化背景塑造出来的 。
很多规则是通过比较微妙的、非正式的方式传播的 。
我们会竭力要求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 , 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迎合他人的期望 。
如果你发现社交网站上对冰桶挑战翻白眼者多于跟风者 , 那么你就更有可能分享一个讽刺跟风者的视频 , 而不是发布一个自己往头上浇冷水后被冻得牙齿咯咯作响的视频 。
即社会规范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 是因为我们自己首先存在这样的意向 。 比如 , 我们自己首先想到了要把头发烫成波浪卷 , 或者首先想到了把冰桶里的冰水倒到自己身上 , 所以 , 当我们看到别人这么做之后 , 才决定效仿 。
一个社群内的一小部分人可以对整个社群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 特别是在社群内享有较高地位的人 。
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巧妙的实验 , 测试一个社群内部多少成员接受一种新的社会规范 , 才能让整个社群接受这种新规范 。 结果 , 他们发现 , 大约1/4的人接纳新的社会规范 , 就能达到这种效果 。
(本文由‘小乐的读书笔记’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分享阅读 , 分享生活!喜欢记得关注一下哦~图片素材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