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眼具有突出被观察物体边框的能力 。 模拟的电子鲎眼可使雷达的灵敏度得到提高 , 或使模糊的航空照片变得清晰起来 。
甲虫的复眼是特别的“速度计” , 根据运动目标在各个小眼中先后出现的时间 , 甲虫便知道了目标的速度 。 据此制造的飞机地速计正在试用 。 这是在飞机前部安上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光电接收器 , 它们依次接收位于飞机航线上同一地面目标的光信号 , 根据高度和时间差 , 便能计算出飞机对地面的速度 。 同样也可用来测量导弹进攻目标的速度 。
动物界有不少杰出的“导航能手” , 如鸟、鱼、鲸和海龟等 , 它们在空中飞行或海上航行几千公里 , 乃至万余公里也不迷航 , 这对我们研制导航仪又会提供不少宝贵的启示 。 作为仿生学第一批成果 , 模仿蚊、蝇等楫翅的振动陀螺仪已用于超音速飞机和导弹 。 这种导航仪没有普通陀螺仪的高速转子 , 因而几乎没有摩擦 , 显得灵敏而稳定 。 模仿蜜蜂复眼的偏光罗盘也已用于航海和航空 , 即使阴天它也能根据太阳定出方位 。
此外 , 根据草原动物听觉的特点 , 人们改进了无线电定位器天线的安装 。 雄蚊是根据雌蚊飞行时翅膀发出的声音定向的 。 这种被动式定向原理启发人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定向仪 , 它体积小、造价低 , 可用来定位雾角(警告雾中船只的号角)信号 , 跟踪鱼群和潜水员的定向 。
研究动物的听觉系统也大有益处 , 如对夜蛾等动物听觉的研究 , 就有助于我们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新奇的坦克近来 , 坦克设计师们提出了一种新奇的设计:以双壳贝壳作样板 , 设计出来的坦克炮塔具有很好的流线型 。 坦克车内的武器装备是按软体动物的消化器官排列的 , 因此达到了很紧密的程度 。 像软体动物吃食物那样 , 弹药从弹药盒进入炮塔 , 然后沿着类似食道的送弹槽 , 弹药被送到炮的后身(尾部) 。 尾部类似软体动物的胃 , 周围的药室(收集和排出射击时形成的火药气)类似消化腺 。 在像贝壳的顶盖下 , 有两个供坦克乘员半躺的座椅 。 于是在解决现代坦克制造中很重要的问题 , 即减小坦克的高度方面 , 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为了提高坦克的通行能力 , 有人模仿某些虫子一屈一伸的运动方式 , 提出了一种轻型坦克行走部分的设计:坦克的底盘上有两对大滚子 , 其中每个都有自己的燃料箱和动力系统 。 滚子成对地排列在两个大梁末端 , 大梁用铰链固定在车身上 。 发动机有两种工作状态:在第一种状态时 , 滚子完成轮子的功能 。 由于它们的直径大 , 表面宽 , 就能越过大的障碍 。 在第二种状态时 , 坦克驾驶员将前滚子制动 , 开动后滚子大梁折叠;后滚子前进 , 然后制动后滚子 , 大梁伸展 , 前滚子运动 , 坦克前进 。 这样的推进系统可用于战斗机动:把坦克隐蔽在掩体后 , 升起炮塔 , 射击后再隐蔽起来 。
舰艇和飞机在造船、航海和海军活动方面 , 游弋于辽阔海洋中的许多“游泳能手” , 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 例如 , 海豚的游泳速度很高 , 每小时可达70公里 。 它不仅有很好的流线型体型 , 而且其皮肤还有特殊的构造 。
有一种核潜艇的原型艇 , 其比例和轮廓都类似海豚的体型 , 因而获得了较快的速度 。 试验表明 , 如果用橡胶和硅树脂液体制成一种“人造海豚皮” , 将其包裹在小型船只和鱼雷的外壳上 , 在水中的阻力便大大降低 。
除海豚外 , 其他鲸类和某些鱼类的游泳速度也很快 。 现已制造出水下部分类似鲸体型的一种轮船 , 它受到的水阻力可减小20%左右 。 还有人仿照鱼身上的粘液制造了几种液体 , 倘若涂在船上阻力就随之下降 。
近来又出现了一些船用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了鱼类的运动方式 。
此外 , 鱼在运动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弯曲波 , 借以提高游泳速度 , 一旦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 人们就可据此仿造出高速舰艇 。
对游泳生物和飞行生物的研究 , 也将有助于现代航空的发展 。 鸟类的翅膀很善于飞行 , 翅膀上的小翼 , 前缘和上侧的辅助结构 , 以及翅端裂开的“缝翼” , 使鸟类飞行时升力大 , 阻力小 , 而且能防侧滑 。 这对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 人们已模仿海鸟的翼尖形状 , 造出具有锥形弯曲机翼的飞机 , 它的稳定性很大 。
蝙蝠(哺乳类动物)虽然不是鸟类 , 但在空中也能飞行自如 。 根据蝙蝠翅膀制造的“蝙蝠翼”是一种着陆设备 , 它可以和降落伞一样折叠起来备用;但用起来比现在的降落伞更机动 , 可以选择着陆地点 。
推荐阅读
- 交配就意味着死亡,你吃到的雄章鱼几乎都是处男身
- 病毒或是外星人的智慧工具?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被外星病毒修改过!
- 有颗超级地球被科学家发现,距地球22光年,与地球相似度达84%
- G6PD缺乏症难治愈吗?会影响生活吗?
- 李楠:人类年消耗1.6个地球范围资源,物种灭绝速率比过去快千倍
- 华农团队发现提高水稻玉米产量的关键基因
- 史前海洋文明探究
-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那么如今的猿类为何没有进化成人类?
- 7只到7000只,东方宝石朱鹮的繁育奇迹,它怎么打破的近亲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