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花节节高 , 万物生长皆有道
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 , 在阴阳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中 , 还有个量变而质变的飞跃过程和迭代精进的问题 , 并不是阴阳完全相反的等量代换 , 即“阴阳之道”仍旧有其“顺生逆亡”的统一性和主体性问题 , 所以才会有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和持续提升 , 故有哲学家在总结事物的发展模式时 , 得出了“波浪式前进 , 螺旋式上升的”总体模型体系 。
波浪式前进 , 螺旋式上升
因此 , 中国人的生命观 , 是一种整体的生命观 , 这种生命观认为 , 生命是自然形成的 , 生命的个体都不是独立的 , 而是相互关联、前后相续的 。 个体生命只是整个生命链中的一段 , 个体生命有生 , 就必有死 , 而人类的整体生命 , 则是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而延续下去 , 同时这种整体生命观又促成了中国人的整体哲学观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值得每个人深思
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就提出了:“故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 。 ”的经典论述 , 意思是说:“有”的状态、“有”形的部分 , 才有“利害”关系 , 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无”的状态、“无”形的部分 , 是可以使“有”的状态、“有”形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 。 其实这和他在第一章说:“无 , 名天地之始 , 有 , 名万物之母 。 故常无 , 欲以观其妙;常有 , 欲以观其徼 。 ”的时空体系和整体逻辑 , 是前后连贯、一脉相承的 。
也正是我们的古圣先贤第一次从哲学的角度 , 提炼总结关于宇宙万物在“有无”方面综合辩证关系的明证 。 正是老子的这一个哲学提炼 , 才教会了我们如何整体性看待整个世界 , 甚至整个宇宙智慧的学问 。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一节我们就从哲学的角度 , 来讲讲“有无”综合辩证关系中关于“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的问题 。
上一篇:从混沌无极看世界本源:以无为本 , 以有为末 , 有无相生 , 前后相随
作者 | 东方既白
简介:十年学易 , 一朝悟道 , 独创“以易解老 , 以老解百家”国学和哲学研究新体系 。
致力于《易经》和《道德经》系统架构体系的开创者
推荐阅读
- 文旅+元宇宙?解读数字藏品在文旅元宇宙中有何作用
- 原来如此渺小,飞行233亿公里飞船,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意义非凡
- 宇宙有2万亿个星系,数不尽的行星,为什么无法发现外星文明?
- 刘亮程:那些鸟叫与虫鸣,再不能没有
- 在火星发现灭绝的生物体,将是人类绝望的开始,真是这样吗?
- 人类发展到三级文明会怎样?科学家:或许可以永生
- 没有水也能叫作水星?宇宙中的害群之马,或将导致太阳系毁灭
- 为什么说在火星上发现生命,会是人类“绝望”的开始?
- 冥王星上有生命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