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阶段 , 这些学生的行为已经上升到这种程度 , 如果继续拖下去 , 可能后果不堪设想 。而这些 , 也正是目前所有灰色暴力事件的问题 。 施暴者为所欲为 , 而受害者不敢露面 。 校园暴力也好 , 性侵强奸也罢 , 在社会的舆论导向中 , 清一色的呈现出这种结果 。 电影《素媛》的原型就是 。 受害的小女孩的父亲在镜头前哭着说“明明我们没做错 , 为什么最后不敢露面的是我们 。 ”受害人一家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 , 迫不得已选择了搬家 , 并且从此过上了“阴影中的生活” 。 而那个施暴者呢 , 过了几年之后 , 则又回到了那个小镇 , 继续逍遥快活了 。
这部电影传达出的东西让人心态沉重 , 但却也在真实不过了 。 在面对暴力事件中 , 校方也用着保护学生的话 , 让大家不要再传播了 。 为什么会这样?做错的又不是受害者?他要害怕什么?
校园暴力 , 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强烈约束 , 即使受到处罚 , 也是比较轻的 。 进行校园暴力的人基本都是未成年 , 因此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他们 , 在其中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有明确规定 , 不满14周岁 , 不受任何处罚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 不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 ”
我们可以猜想一下 , 那些实行校园暴力的孩子 , 是否是因为知道自己是未成年人 , 即使事发也不会受到处罚 , 即使处罚也是比较轻的 , 所以才这么肆无忌惮 , 所以校园暴力的事件才会层出不清 , 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
在说说遭遇欺凌怎么办?
孩子
1、保持镇定:不能胆怯忍受 , 更不能以暴制暴 , 要理智机智的解决问题 。
2、机智求救:向路人呼叫求助或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
3、生命第一:要注意策略 , 留存欺凌证据 , 依法保护自己 。
4、敢于告诉成年人(亲人和老师)
5、记住相关重要人员的联系方式(亲人、老师、报警) , 关键时刻寻求帮助 。
家长
1.与老师沟通和确认情况 , 商议解决办法 , 注意避免在处理过程中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
2.直接与孩子沟通讨论 。 避免孩子因羞耻和尴尬而不愿提及 。适时鼓励 , 让孩子信任 , 给孩子信心 , 并且随时可以得到你的协助 。
3.暂时放下其他事务陪伴孩子 ,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稳定孩子的情绪 。 无论孩子表现出何种行为和状态或不愿说出具体情况 , 也不要斥责其懦弱 , 都要耐心陪护 。
4.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 , 自闭、自伤甚至自杀等倾向 , 要联系专业人士给予疏导帮助 。
5.如果欺凌和暴力多发生在上放学路上 , 要亲自接送或安排较年长的学生陪同孩子上下学 , 直到问题解决 。6.关注孩子性格 ,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和信心 。
欺凌者家长孩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
1.跟孩子讨论校园暴力行为 , 清楚明确地告诉孩子 , 学校、老师、社会、法律都不容许这样的行为 , 在讨论中让孩子明辨是非 。
2. 跟孩子讨论受害者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 , 让孩子换位思考 , 体验感受 。
3、陪同孩子向对方真诚道歉 。
4.对孩子实施一个有效而非暴力的且符合他的年龄与身心发展的惩罚 , 也可配合学校对孩子实施惩戒 。
5.加强对孩子参与活动与行踪的掌控 , 了解他是否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 , 与学校合作矫正孩子的行为 , 规范孩子言行 , 强化孩子的转变 。
6.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 , 及时掌握孩子的转变情况 。
7.对孩子的转变及时表扬 , 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 。
8.禁止孩子玩暴力游戏 , 劝导孩子同时家长自己做到不玩暴力游戏 , 并且确保孩子没有看到家庭成员间的暴力行为 。
推荐阅读
- 多少人惨遭大学舍友报名《男生女生向前冲》?
- 小学女生3分钟被狂扇54个耳光:最容易被霸凌的女孩,是这4种
- 手续费明降暗涨?微信支付费率过高,惨遭安徽ETC“抛弃”
- 安徽:一对情侣用衣服盖头举止亲密,网友:年轻就是任性!
- 得不偿失!安徽一女子因儿子遭女方悔婚上门索还彩礼反赔6.8万元
- 2020年安徽一起职场潜规则婚外情引发的悲剧
- 安徽一男童偷牵狗后用电梯门将其吊死,其父母做法更是三观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