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加减治月经稀发医案

【一贯煎加减治月经稀发医案】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本病可发生于有排卵性月经周期,也可发生于无排卵性月经周期中 。发于前者,多因甲状腺功能不足,新陈代谢过低,卵泡发育成熟时间延长,而致卵巢不能按时排卵;发于后者,则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排卵功能受到抑制,卵泡发育不良,而出现周期延后的无排卵性月经 。
中医学中将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 。主要发病机制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 。常见的分型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 。治疗须辨明虚实,虚证治以温经养血,实证治以活血行滞 。
【病案举例】
患者,27岁,1998年7月15日初诊 。患者月经16岁初潮,周期正常 。去年11月与邻居争执,所愿不遂抑郁成疾,次月则月经延后3天,1998年1月后,每次月经均延后8~15天,已历5个月余 。刻诊:末次月经1998年6月21日,色淡,质稀,量少,经前乳房胀痛,连及两胁,白带正常,腰酸,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口唇生疮,急躁易怒,抑郁寡欢,喜叹息,便结尿黄,舌红少津,苔白,脉虚数辨证属肝郁化火伤阴,治当疏肝清热,滋阴调经 。处方:柴胡、白芍、白术、茯苓、丹皮、栀子、麦冬、枸杞子各10g,当归、生地、北沙参、合欢皮各20g,甘草、川楝子各5g,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10剂后,诸症好转而经行,于经净之日续服7剂,后则经候如期,诸症悉除 。
按月经后期,以血寒居多,然因热而致者,亦不鲜见 。《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阴火内烁,血本热而亦每过期者,此水亏血少燥涩而然,治宜清火滋阴,更须疏肝解郁,惟此乃为溯源求本之治 。故用一贯煎疏肝滋阴养血,丹栀逍遥散疏肝补血清热调经 。二方合用,既补燥涩之阴血,又清有余之郁火,更能疏肝解郁以绝热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