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医案

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受压水肿增粗,日久粘连甚至纤维化,手术虽可消除其机械性压迫,然其本身损伤及手术创伤刺激造成的新的炎症、粘连甚至瘢痕压迫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且只能依靠其自身缓漫恢复 。因此,术后疼痛虽缓而麻胀难消,并且会出现一系列神经压迫相关症状 。中医认为,此乃久病及手术耗伤正气,气虚血瘀而为 。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效果较好 。
【临床应用】
韩氏对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施髓核摘除术后的100例患者配以补阳还五汤治疗,另以100例作为对照组,200例患者均随访至术后4周,经 Ridit分析,服药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作者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施髓核摘除术后,服用本方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疗效,同时指出对手术后负压引流仍有出血者应慎用 。王氏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后下肢麻痹85例,与西药治疗的85例作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中药组优良率达95.37%,西药组为81.2%,表明补阳还五汤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改善神经细胞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营养代谢,故对周围神经损伤有治疗作用 。马氏等为探讨和客观评价补阳还五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障碍的作用,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采用补阳还五汤和西药治疗4个疗程,并用肌电图检查对比,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
显示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有关肌肉的异常电位减少,波幅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差异无显着性(P>0.05),表明补阳还五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障碍具有确切疗效 。
【病案举例】
1.发热:患者,女,43岁,干部,1994年3月18日以腰腿痛5年余,加重2个月而入院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L4、L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虽置负压引流、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液体支持治疗,1周后仍低热不退,体温波动在38℃左右,伴面色少华,头晕眼花,精神不振,疲软懒动,舌质淡红,脉细弱 。检查:切口周围无红肿,深压无刺痛 。血白细胞计数10.2×10L,中性粒细胞占73.6% 。加强抗生素治疗仍未见效 。证属气虚血瘀,郁而发热 。治拟补气升清、化瘀退热 。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30g,地龙9g,当归12g,川芎9g,赤芍12g,桃仁12g,红花6g,黄芩12g,青蒿15g,生地黄20g4剂后,发热渐退,体温:37.2℃,原方去黄芩加党参15g、白术12g,继服5剂,体温恢复正常,诸症缓解 。82.汗证:患者,男,56岁,农民,1994年9月27日以腰腿痛反复发作近10年,加重伴行走困难2年余而人院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 。行“L4、L3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加植骨融合术”,术后3天出现胸背及头颈部经常汗出,动则尤甚,畏寒肢冷,因汗湿被褥,影响睡眠,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此为自汗,盖术后气损,肌表失固 。治拟益气固表、疏通血脉 。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60g,地龙9g,当归12g,川芎9g,桃仁12g,红花6g,浮小麦30g,大枣10枚 。服3剂后,出汗明显减少,仅限头额,体力渐增 。上方加桂枝10g,防风10g,续服7剂,汗证告愈,肢体亦温 。
3.小便难:患者,男,40岁,渔民,195年11月3日以腰腿痛3年余,复发伴加重1周而人院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L4、L3椎板间开窗加左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后当晚,小便不通,小腹胀坠,给予导尿,翌日小便仍难,遂留置导尿3天 。去除导尿管观察,仍不能自解小便 。腹胀苦楚,精神困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此为癃闭,乃气虚瘀阻,膀胱气化不利之故治拟益气活血而利洲都 。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45g,地龙9g,当归12g,川芎9g,赤芍15g,桃仁12g,红花6g,泽泻30g,茯苓15g,木通6g 。服1剂后,小便点滴而出,翌日尿量增多 。5剂后小便畅通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医案】4.运动障碍:患者,女,38岁,部,195年4月10日以反复腰腿痛5年余,加剧15日而入院 。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L4、S1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1周即嘱其功能锻炼,但现已3周,腰腿痛未见减轻,动则痛甚,举步困难 。检查:L4、S1间隙轻压痛,下肢放射痛消失,左右直腿抬高均<60°,右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 。面色少华,精神萎靡,舌质淡紫,苔薄白,脉细 。证属气虚血亏、经脉失和 。治拟益气补血、疏经和络补阳还五汤加味:生黄芪45g,地龙9g,当归12g,赤芍15,桃仁12g,红花6g,蛇12g,怀牛膝15g,羌活15g 。服7剂后,疼痛减轻,右腿皮肤感觉基本正常,行走便利 。遂去蔪蛇,再服14剂,局部压痛消失,诸症告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