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小儿中风医案
小儿中风临床并不罕见,其病因病机、症状与成人中风有相同之处,又有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未充,形体不满,更易被邪所侵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 。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者,则缓纵不随 。”气血不足,脉络虚,风邪入侵,气血痹阻,筋脉失于濡养则?僻不遂 。症见,形体羸弱,?僻不遂,声低语怯,:身倦神疲,面色白,舌淡苔白,脉虚细 。治宜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
【病案举例】
林某,女,2岁半,1985年8月13日初诊 。患儿于8月6日晚,宿于院中水泥地上,次晨见口眼歪斜,右半身不遂,即往某医院门诊治疗,1周,未见好转,求诊于肖老 。时下患儿形体瘦弱 。口眼稍歪,右半身不遂,手不能握,足跛易跌,言謇语怯,静而少动,纳呆便溏,舌淡体胖,苔薄白,脉虚细,右沉涩 。诊为中风(中经络) 。
证属:脾气先虚,生化无源,气血不足,风中经络 。治宜补气健脾,养血祛风通络 。处方:生黄芪15g、白术9g云苓20g、当归6g、地龙3g、桃仁3g、红花3g、川芎6g、僵蚕6g、全虫3g、肉桂3g、甘草3g 。水煎服,日1剂 。上方出入20余剂诸症消失 。1986年春节随访患儿一切正常无后遗症 。
按:中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 。但其发病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小儿同样可以发生,非罕见之证 。小儿因脏腑、气血、形体皆脆弱不足,适应能力及防御能力较差,易于感受外邪 。如《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说“脏腑薄,藩篱疏,易少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 。其病理以气血不足,肝脾肾诸虚为本,风痰闭阻为标 。痰多源于内,起于脾;风有内风、外风,内风因于肝,根于肾,诱发于外;气血诸脏之不足,除小儿本身生理特点外,与后天失调有关 。治疗上急性期,实证可祛风化痰,清热涤痰,醒脑开窍,活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小儿中风医案】血化瘀,祛风散邪等;虚证多育阴潜阳,平肝熄风,补益气血等 。恢复期不忘健脾、固肾、调肝 。在用药上药量宜轻,药味不可繁杂,忌猛浪、峻寒、大热之品,苦药多伤胃,味重伤形,峻猛之品伤气血,要注意保护小儿蓬勃的生机 。
推荐阅读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新生儿硬肿症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小儿视神经脊髓炎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小儿脑瘫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小儿急性偏瘫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过敏性紫癜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月经不调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闭经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崩漏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痛经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