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黑猩猩,我们人类已经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相比于黑猩猩,我们人类已经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文章图片


相比于黑猩猩,我们人类已经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文章图片


相比于黑猩猩,我们人类已经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人类和黑猩猩源于同一个祖先 , 大约在500万年前分道扬镳 。
而现如今 , 人类有23对染色体 , 现代黑猩猩却有24对 , 比现代人类整整多了一对 , 就连其他类人猿 , 如倭黑猩猩、大猩猩等 , 都是24对染色体 。
这意味着在过去500万年间 , 人类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
【相比于黑猩猩,我们人类已经丢失了一对染色体】可是我们是怎样丢失的呢?
看到这个消息会让人不安染色体异常往往意味着可怕的遗传病 。 比如唐氏综合症就是因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 患儿会出现特殊的唐氏面容 , 伴随着无法避免的智力低下和各种身体机能缺陷 。
除了这些发生在个体身上的悲剧之外 , 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无法孕育后代才是最致命的 。
这给了很多阴谋论可乘之机 。
阴谋论者认为人和猿之间染色体数的差异是进化论无法逾越的鸿沟 , 质问第一个拥有23对染色体的人类祖先怎么活下来并成功孕育后代的?同时煞有介事地计算了一下成功概率 , 宣布进化论破产并推出神创论 。

仔细想一想 , 答案其实不高深作为基因的载体 , 染色体更重要的是承载上面的遗传信息 。 只要遗传物质数量正确 , 如何排列组合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
最常见的酿酒酵母本来拥有16对染色体 。 但在2018年 , 我国科学家设计并创造出了一条“16合1”染色体的酵母 , 16条染色体融合成了一条 。 这种人造酵母基因总量和野生型酵母一样 , 尽管染色体的三维结构和包装发生了改变 , 但各项功能表达正常 ,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们高估了染色体排列组合的重要性 。

事实上 , 人类也发生过类似的染色体融合事件 。
相对于猩猩 , 人类确实丢失了一对染色体 , 但这两条染色体上承载的基因并没有丢失 。
那对丢失的染色体 , 实际上是与另一对染色体融合在了一起 , 人类的2号染色体就是由两条染色体组合而成的 。
早在20世纪90年代 , 研究人员就提出:黑猩猩的2A和2B染色体的带型可以大致拼接成人类的2号染色体 。 而现如今 , 通过基因测序和对比 , 科学家发现人类2号染色体和黑猩猩未融合的染色体完全匹配 。 别说对比 , 科学家甚至可以重构出人类2号染色体融合前的模样 , 以及之后的变化 , 可谓证据确凿 。
染色体融合的现象其实是比较常见的诚然 , 染色体变异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无法挽回的健康问题 , 但是不可否认的时 , 每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都有可能发生异常 , 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多一条、少一条、缺一条、添一条的现象 。
同时 , 并非所有的染色体变异都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 比如 , 染色体近端着丝粒发生易位时 , 后代就有可能为健康个体 , 也就是“罗伯逊易位”中的平衡易位 , 主要遗传物质并不会发生丢失 。

全人类中 , 大约有千分之一的人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 , 但在人堆中根本看不出任何区别 , 即便他们少了一条染色体 。
在减数分裂中 , 他们能产生的6种配子中 , 只有2种可以和正常人的配子结合产生健康后代 , 剩下的则在怀孕过程夭折 。 事实上 , 很多人就是因为习惯性流产 , 才被检查出是平衡易位携带者的 。
在他们产生的健康后代中 , 染色体数和常人一样的概率是50% , 同样也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概率也为50% , 这和易位发生在哪条染色体有关 。 比如发生在21号和14号染色体的罗伯逊易位 , 产生的6种类型的配子和正常人的配子结合后 , 1种会导致唐氏综合症 , 3种无法存活 , 2种健康型中有1种仍为罗伯逊易位携带者 。
如果染色体成对丢失呢?在我国有过这样一个罕见的案例 , 一位奇男子只拥有22对染色体 , 14号染色体和15号染色体融合在了一起 , 但他的生理指标完全正常 。
尽管染色体数目不同 , 他和正常人类并不存在生殖隔离 , 只不过他们生育的后代会重蹈祖父母的覆辙 , 成为罗伯逊平衡易位携带者 , 拥有45条染色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