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加减治慢性附件炎医案、配方

慢性附件炎
慢性附件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 , 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处发生感染时的炎症的总称 。慢性附件炎大多发生在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各种妇科手术后 , 以及在放置宫内避孕器之后 , 这时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其自然的防御有了损伤 , 使细菌得以进入创面使之感染而得病 。慢性附件炎是妇女的常见疾病 , 尤其是在一些性生活紊乱及性病泛滥的国家中是最常见的疾病;在中国 , 近阶段以来 , 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以及夜生活的开放 , 慢性附件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慢性附件炎属中医“带下” , “少腹痛” , “症瘕”范畴 , 属于妇科常见的疾病 。此病多数与流产、产后及经期、手术后 , 或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有关 , 因此 , 无菌操作 , 经期注意卫生 , 有病及时治疗是可以控制和减少发病的 。中医治疗本病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重要性 , 此病大多久病体弱 , 治疗时首先要想到扶正的问题 , 不能单纯考虑局部 , 所以要采取中西医诊断相结合 , 辨证施治 。故临床采用四逆散为基本方 , 辨证加味 , 取得了满意效果 。
【临床应用】
南氏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附件炎48例 , 疗效颇佳 。取方为:柴胡15g , 枳实10g(破 , 水渍 , 炙干) , 白芍15g , 甘草(炙)10g 。临床中视病情酌情加味 , 兼湿热者加木通、泽泻 , 寒湿重加桂枝、小茴香;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乳香、没药、橘核;痛热明显者加白花蛇舌草、公英、半枝莲、黄连、赤芍;有肿块者加三棱、莪术;白带多者加乌贼骨、土茯苓;排脓加桔梗、川贝;腰痛者加寄生、川断;久病体虚者加党参、黄芪 。水煎服 , 每日1剂 , 每日2次 。1个月为1个疗程 。临床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病例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人服中药后未见明显不适 , 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未发现不良反应 。
【病案举例】
彭某 , 女 , 30岁 , 教师 , 1980年10月初诊 。病人1979年产后患附件炎 , 经西医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 1980年10月症状加重遂来门诊治疗 。患者两侧少腹经常痛疼 , 腰骶痛 , 月经提前 , 黄带多 , 大便干 , 口苦 , 舌质暗红 , 苦黄腻而脉弦 。妇科检查子宫稍大 , 活动良 , 无压痛 , 左侧附件扪到包块 , 囊样感约5cm4cm大小 , 轻度压痛右侧附件增厚 。诊断:慢性附件炎肿块 。属中医气滞血瘀夹湿热型 。拟以理气解瘀 , 清热利湿之法 , 药用原方加蒲公英20g、橘梗15g、天花粉15g、木通10g、生地15g、泽泻15g、橘核15g、甘草10g , 水煎服 , 每日1剂 , 分2次服用 。治疗1个疗程 , 症状基本消失 。妇科检查 , 包块明显减轻 。继服2个月症状消失 , 妇检恢复正常 。随访至今未复发 。
【四逆散加减治慢性附件炎医案、配方】按:慢性附件炎属于中医气滞血瘀 , 加蒲公英、桔梗、花粉 , 以增清解热毒、散结消肿之功;木通、生地清利湿热之邪;诸药合之 , 药中肯綮 , 所以临床每收显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