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过敏性紫癜医案、配方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 。可同时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 。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致敏因素主要有:(1)感染:①细菌:主要为β溶血性链球菌 。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结核病及其他局灶性感染②病毒:多见于发疹性病毒感染,如麻疹、水痘、风疹等③其他:如某些寄生虫感染等 。(2)食物:主要见于动物性食物 。是人体对异性蛋白过敏所致 。如鱼、虾、蟹、蛋、鸡、牛奶及其他类食物 。(3)药物:①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及近年来广泛使用的一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 。②解热镇痛药: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及奎宁类 。③其他:磺胺类、阿托品、异烟肼及噻嗪类利尿药等 。(4)其他:花粉、尘埃、菌苗或疫苗接种、虫咬、受凉及寒冷刺激等 。典型表现为皮肤紫癜 。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
本病属中医“血证”范畴,其机制是血不循经,溢于肌肤 。其中病例多为少儿,饮食不节,久居潮湿,瘀阻脉络,迫血妄行,少数为情志不畅,热邪内结 。
【病案举例】
郭氏等应用柴胡汤加味:理气活血,通络排浊 。药物组成:柴胡10g,枳壳12g,甘草10g,芍药12g,香附子12g,川芎10g,白芷12g,皂角10g,泽泻15g,土茯苓10g,或白花蛇舌草15g,郁金15g 。脾胃虚弱者,去白芷、皂角、土茯苓郁金,加炒山药15g,炒白术15g,川朴12g,畏寒者,加黄芪、木香、肉桂;畏热者,加赤芍10g,紫草12g,或生地15g;若伴蛋白尿或白细胞和红细胞增多 。加旱莲草12g,白茅根20g;若舌苔黄厚腻去旱莲草加大黄 。每日1剂,水煎服,每付药1次煎30分钟,煎二次,混匀分早晚口服 。
以此治疗过敏性紫,取得良效 。郭氏80等所选病例61例,其年龄6~54岁,6岁12例,7岁16例,9岁5例,12岁4例,14岁3例,18岁3例,27岁2例,43例1例,49岁3例,54岁2例 。平均年龄24~63岁,病程1~2周50例,1~6个月5例,6个月~1年6例 。27例尿中有微量蛋白;9例蛋白(+)、12例蛋白(+)伴有程度不同的红白细胞,经B超检查有程度不同的紫癜肾,另7个血沉增快 。结果: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痊愈36例(59%)好转23例(37.7%)、无效2例(3.27%)、总有效率97.7% 。
按:紫癜属中医“血证”范畴,其机制是血不循经,溢于肌肤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过敏性紫癜医案、配方】方中柴胡、枳壳、香附、川芎、调理气机、通畅三焦;白芷、皂角、泽泻、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利浊排毒;芍药郁金凉血活血柔肝;炒山药、炒白术、川朴、肉桂、木香、黄芪扶正驱邪;赤芍、紫草、生地凉血活血、止血、解毒透疹;旱莲草收敛精气,白茅根凉血止血,大黄清热解毒,通腑排浊,甘草调和诸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