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些年的旅行中 , 走过中国50多座石窟 , 除了著名的莫高窟、云冈石窟以及龙门石窟外 , 最让我惊喜的就是藏在四川安岳的那些南方石窟 。
那么到底何为安岳石窟?据统计安岳境内至今保留着368处石窟 , 造像数量超10万尊 , 这些石窟几乎涵盖了安岳境内的70多个乡镇 , 形成了安岳镇镇皆有石窟的罕见现象 。
安岳石窟不但数量丰富 , 其造像也很有特色且工艺极其精美 , 在上承龙门石窟 , 下启大足石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因为安岳早在20多年前就被评为了“中国石刻之乡“称号 。
在安岳众多的石窟中 , 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安岳县城内的圆觉洞 , 那么为何我会喜欢这座听起来小众的石窟呢?
其一:相比毗卢洞、茗山寺、华严洞等它的交通更为方便 , 其二:相比卧佛院、孔雀洞、木门寺等石窟这里的规模更为庞大 , 其三:安岳圆觉洞景区内包含了唐、五代、宋三代的造像 , 可以让你领略这三个时期的造像艺术特色 。
现存的圆觉洞景区有103个窟龛 , 其中造像数量达1933尊 。 这些造像比起北方的庄严肃穆的形象 , 多了几分世俗化的气息 , 很符合当时造像逐渐以平民化为基础创作 , 从而呈现出写实化和世俗化 。
首先来看看圆觉洞景区的一佛二菩萨三大窟 , 居中为主佛 , 这尊佛像面带浅浅的笑容 , 看起来少了几分庄严感反倒是多了几分和蔼可亲 , 并且多看几眼的话还会觉得佛像有些可爱 。
两侧还有观音窟 , 先来看看净瓶观音造像 , 菩萨头戴花冠 , 身披璎珞 , 左手提着一净瓶 , 右手拿着杨柳枝 , 神态也呈现出宋时的世俗气息 。
在菩萨的身体两侧还可以看到飞天的浮雕 , 这些飞天呈现出“轻盈慢妙 , 天衣飞扬 , 满壁风动”的神韵 , 同样很好看 。
三大窟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莲花手观音窟 , 菩萨体态丰腴 , 面部圆润 , 手拿莲花 , 衣服上着艳丽的色彩 , 整座造像带着一丝的唐代特色 , 很好的诠释了北宋造像继承了唐风同时也自带世俗的造像风格 。
重点来看菩萨头顶戴的化佛冠 , 宝冠运用了安岳境内典型的镂空雕刻工艺 , 几乎是当时北宋最顶尖的雕刻技术了 。
菩萨手里拿的莲花很大 , 约莫百斤 , 这个莲花同样采用了安岳的镂空工艺雕刻 , 虽经历了千年却依然不坠 , 可见安岳雕刻工艺除了美观之外 , 同时也兼顾力学 。
和三大窟一样极具价值的还有圆觉洞 , 所谓的圆觉洞也就是北宋年间以12圆觉菩萨为题材开凿的洞窟 。 圆觉洞高4.5米 , 宽4.75米 , 深10米 , 中间雕刻三尊主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
两侧开坛雕凿了12尊圆觉菩萨 , 这也是圆觉洞景区乃至安岳石窟最值得骄傲的造像群 。 这12尊菩萨呈结跏趺坐于左右两壁 , 造像体态丰腴 , 面部圆润 , 手部的动作各不相同 , 呈现出12中神态 。 遗憾的是 , 菩萨头部曾经遭到损坏 , 所以现在看到的菩萨头部有些违和感 , 重点关注菩萨的身体和服饰 。
除此之外 , 南岩景区的“十六罗汉”为中国首次出现 , 北方毗沙门天王、地藏菩萨与十王变等窟龛同样值得一看 。 可以说“上承龙门、云冈 , 下启大足”的安岳圆觉洞 , 虽然默默无闻 , 却凭借着“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造像神韵、展示了宋代雕刻力和美学艺术造诣以及特色的圆觉菩萨同样是中国石窟旅行必打卡之地 。 (作者:马且停 , 人生在于行走 , 旅途需要记录!)
推荐阅读
- 桂林|桂林四天怎么玩跟我去旅行旅行
- 青岛市|徒步寻甸凤龙山、赏高山杜鹃马缨花,遇见雨后落红满地、如诗如画
- 婺源|寻一处世外桃源,看一两处独特的风景,中国最美的乡村
- 桂林|桂林鲁家村,一座被美丽的桃花湾环绕着村落
- 灵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重视水脉遗址中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 桂林|入住桂林秀峰希尔顿欢朋酒店,体验云端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