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咽炎医案

【病案举例】
吴某,女,39岁 。1994年3月5日以咽喉不利,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下7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而就诊自述7年前因姑嫂口角而致咽喉不利,似有棉团,如有黏痰,咳吐不得出,吞咽不能下,日久则继发胸闷乳胀,时有刺痛,气逆纳呆,形体消瘦,每于恼怒病情加重 。观其以往病历,多所医院均按慢性咽炎治疗,中药多投理气降逆、化痰清火之属,收效甚微 。刻诊除上述见症外,尚有心悸憋气,月经后期,少腹疼痛,经血色黑有块,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弦 。
辨证:气滞血瘀 。
治法:理气化瘀 。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柴胡12g,枳壳12g,白芍2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2g,桔梗20g,甘草10g,川牛膝10g,丹参30g,香附15g
水煎服,日1剂 。服药4剂,诸证减轻 。进至8剂,咽中异物若失 。继服至12剂,7年顽疾告愈 。经随访1年,经行腹痛亦愈,咽炎再无复发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咽炎医案】按语:《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本案乃气滞日久导致血瘀,咽喉为气之要道,气机一旦不利,则其首当为害 。故四逆散加香附以调和肝脾而理气血之壅滞;用桔梗汤以宣肺气而利咽喉;投桃红四物汤加丹参、川牛膝以活血化瘀而除其根蒂 。此即血府逐瘀汤以白芍易赤芍,加丹参、香附是也 。大凡选血府逐瘀汤者不论病名为何,多系沉疴痼疾,久治不愈,补益及他法无效,并见舌暗或瘀斑,脉弦或涩等瘀血指征者,放胆而灵活变通用之,多取良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