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加减治奔豚医案、配方

奔豚
冲气上逆发为奔豚,故以逍遥散疏肝解郁,肝气得舒,冲逆之气自降 。药证合拍,故取佳效 。
【病案举例】
1.王某,女,53岁,退休工人,1992年2月6日初诊 。反复水肿,伴奔豚气病8年,加重半月 。8年前因情志不遂而致反复水肿,伴有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难受欲死,近半月来全身皆肿,奔豚气发作频繁,胸腹闷胀疼痛,尿少既往高血压病10年 。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细,血压190/120mmHg,心率90次/分,心尖部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腹部膨隆,有移动性浊音,尿蛋白()超声见少量腹水,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劳损 。西医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中医诊断水肿、奔豚 。证属肝气郁结,脾失运化,水湿泛溢肌肤,逆气上 。:冲 。治宜疏肝健脾,利水消肿,平降冲逆之气 。方药以逍遥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2g,当归12g,茯苓30g,炒白术10g,鲜薄荷(后下)10g,生姜4片,枸杞子1g,仙灵脾10g桂枝10g,陈皮10g,车前草30g,黄芪30g泽泻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
二诊:药后水肿明显消退,奔豚未发作 。舌暗,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50/90mmHg,尿蛋白阴性,腹软,无移动性浊音 。
【逍遥散加减治奔豚医案、配方】药证相符,继服原方7剂 。
三诊:水肿消失,奔豚未作,舌略暗,苔薄白,脉细小弦,血压140/80mmHg,超声腹水吸收 。为了巩固疗效,原方再进14剂,随访至今未复发 。
2.李某,女,61岁,退休工人,1992年1月2日初诊 。反复水肿9年,服中西药可暂时缓解 。近1个月来全身皆肿,服西药利尿药肿消不明显,以下半身为甚,指压之凹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伴心悸,头晕目眩,有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阵阵发作,胸腹闷胀疼痛,口干苦,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细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 。追问病史9年前有过多次情志不畅,而后总是胸闷不舒 。查体:血压28/17kPa,心率9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双肺呼吸音粗,腹部膨隆,有移动性浊音,肝脾触及不满意,臀以下凹陷性水肿() 。腹部超声波检查:少量腹水尿常规检查:尿蛋白(++) 。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厚、劳损西医诊断:高血压病Ⅲ期,高血压病性心脏病 。中医辨证: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因气不布津,脾不化湿,致水湿泛溢肌肤,此乃肝郁脾虚而致水肿、奔豚气 。治宜疏肝健脾,利水消肿,平降冲逆之气 。方药:逍遥散加减 。柴胡15g,白芍12g,当归12g,茯苓15g,炒白术10g,鲜薄荷(后下)10g,生姜3片,枸杞子15g,仙灵脾10g,桂枝10g,陈皮10g,车前草30g,黄芪30g,泽泻2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
前后来诊四次,服药28剂,诸症悉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
按:水肿病临床多责之肺、脾、肾三脏,而责之于肝者则少、 。。
见 。但该病案则主要责之肝脏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调畅气机 。气机不畅,则气滞而水停 。肝木之气横逆则乘脾土,致水湿不运而形成水肿、腹水等 。冲脉为总领诸经气血的要冲,肝气不疏,影响到冲脉的正常循行,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故肝气并冲气上逆,发为奔豚气 。治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利水消肿 。随症加桂枝温阳化气,平降冲逆;车前草、泽泻利水消肿;黄芪配陈皮补气健脾,理气利水;仙灵脾温补肾阳;枸杞子以滋肝肾之阴 。药证合拍,故能取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