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医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俗称“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甲亢最为常见,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继发性甲亢较少见,由结节性甲状腺肿转变而来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疑难杂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高代谢疾病 。
中医认为甲状腺疾病多因肝郁火伏,以致激动肝火,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 。其发病机制与经、孕产、乳等生理功能失调及体质因素等有一定关系,体内阴阳乘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为基本病变,若迁延日久,引起血脉瘀阻,则由气、痰、瘀三者合而交结为患 。本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
甲亢病病理变化可以说是虚实夹杂,初发病时多数是因气机郁滞、痰气凝结于颈前而致病,或者是由于肝火亢盛、瘀血阻滞而致病,这些多为实证,久病不愈也就转变成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等证,根据甲亢病的病理变化是以气为先,也就是由气滞、痰凝、血瘀、肝火、直到阴虚,而这一病理变化又涉及到肝、心、肾、脾等脏器,治疗上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活血祛瘀的同时,注重滋阴养血和补益元气,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疗效,标本兼治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医案】根据这一论证,借助现代科技从中医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中药里的某些成分,能够以不同于碘剂的药理作用,克服碘的弊病而对甲亢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 。
【病案举例】
艾素玲等观察15例痰郁化火型甲亢患者,病属新发,病程小于3个月,或未用过抗甲状腺药物者 。症见怕热多汗、烦躁易怒、多食消、颈前肿大、手颤、眼突、大便频多,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解郁降火,配以滋阴抑阳,用温胆汤加黄连解毒汤和消瘰丸,药用:半夏、竹茹、枳实、陈皮、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玄参、牡蛎、贝母、甘草、生姜 。水煎服,日1剂 。疗程6~8个月治疗结果,治愈9例,显效2例,有效3例 。
按:临床所见典型的甲亢以高代谢、神经过敏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其发病有家族性,与先天禀赋有一定关系,而精神创伤又常是重要的诱发原因,且多表现有精神、神经症状 。中医认为甲亢亦多由七情内伤所致 。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郁久而化火,火扰神明,临床表现有精神、神经症状如心悸气短、精神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心火、肝火相互引动,见目胀干涩、手细震颤、眼突等,加之肝气乘脾,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炼灼成痰,致成气、血、痰火四郁兼见之证,凝结于颈部而成瘿肿胀闷、扣之不痛,灼伤胃阴,引起胃热,“胃热则消谷善饥”,值得指出的是早期大便频,其在于热迫,不在脾虚,若病久则当从脾虚论治 。用方则选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温胆汤清化痰火,“竹茹一味,专清肝郁以解胃热,兼利胸隔以除心烦”《徐大椿医学书全集·女科指要·卷三·心腹胀满),当重用至60~120g,但其体大质轻,可先煎汁,以汁煎它药,配合消瘰丸,滋阴降火,软坚散结,夏枯草又擅“散瘿结气”,故有佳效,药虽寒,但大便频多每每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直折其邪火,邪去则正安,若泥于气短自汗,需益气为治,则闭门留寇,病致迁延 。
推荐阅读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糖尿病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成人肾病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急性肾盂肾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肠伤寒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慢性乙型肝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十二指肠溃疡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溃疡性结肠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病毒性心肌炎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心绞痛医案
- 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痴呆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