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鱼”原本起源与我国,为何却让日本“发扬光大”了?( 二 )


但是这寄生虫许多人可受不了了 , 因此在《本草纲目》中就有了这样的记载:


鱼脍肉生 , 损人尤甚 , 为症瘕 , 为痼疾 , 为奇病 , 不可不知
可见 , 吃生鱼片曾经让古代深受其害 , 于是 , 吃鱼生逐渐地从我国消失了 , 也可以说是摒弃了 。

鱼生在日本为何能兴起 , 而且还延续至今?从时间节点上看 , 日本的鱼生显然是从我国借鉴的 , 只不过 , 他们吃得更加五花八门 , 更加花里胡哨 , 所以提到鱼生 , 许多人会认为它是日本的 。
鱼生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兴起主要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很小的岛国 , 岛国的四面环海 , 有着丰富的鱼类资源 , 而且国土小光人口就够拥挤的了 , 所以日本的粮食种植面积也小 , 养殖业规模也小 , 因此 , 获取更加容易且数量又多的鱼成为了日本的主要肉食 。

而且日本人不仅吃鱼 , 连海洋哺乳动物鲸也不放过 , 从捕鲸业兴起到如今 , 日本一直是捕鲸大国 , 这就是肉食主要来源于海洋最好的例子了 。
上面我们说过 , 我国从唐朝开始吃鱼生 , 后来因为寄生虫放弃了 , 那么日本为何能延续至今呢?这就与鱼的来源以及储存时长有很大的关系了 。

日本本土的鱼基本上都来自于大海 , 大海中的鱼类寄生虫本身就比淡水少很多 , 像最常见的金枪鱼一样 , 它更是一种深海鱼 , 在深海寄生虫就更加的少了 。 而且日本四面环海 , 鱼从码头到餐桌的时间比较快 , 这样就能保证鱼类的新鲜程度了 , 所以既缺少寄生虫的威胁 , 肉又新鲜 , 鱼生在日本彻底的扎了根 。

随着时代的进步 , 冰箱出现了 , 这使得海捕后的许多深海鱼能够第一时间进入冷冻室 , 这样在上岸解冻后 , 肉质依然是比较新鲜的 , 所以 , 逐渐的鱼生又在世界各地悄悄的兴起了 。

总结鱼生最早是原始人在没有火的时候吃的 , 到了古代的唐朝又被重拾起来 , 之后因为在我国淡水鱼比海水鱼多 , 所以寄生虫让人放弃了鱼生 。 之后被日本人借鉴后 , 因为他们四面环海 , 鱼寄生虫较少 , 从海洋到餐桌的速度快 , 所以得以延续 。
而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 是因为冷藏技术的革新 , 毕竟吃惯了熟肉 , 这种生肉的鲜嫩是熟肉无法比拟的 。

不过 ,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中也是有寄生虫的 , 而且也有专门寄生在鱼类身上的寄生虫 , 比如三文鱼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海洋鱼类(在海洋中长大 , 有洄游的习性) , 但是其体内被科学家们检测出了鲑居尾孢虫 , 所以什么肉还是吃熟的好 。
【“生吃鱼”原本起源与我国,为何却让日本“发扬光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