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 在月球上就地利用资源的能力还不够 。如果想大幅减少火箭发射的总成本 ,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建造的原材料都在月球上就地搜集和利用 。 通过目前检测的数据来看 , 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中 , 的确含有大量与地球相类似的成分 , 不过都是以砾石、月壤和尘埃的形式展现 , 如果通过这些月球的“现成品” , 来提取、合成或者重组形成建造空间站的各种原材料 , 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突破很多的技术壁垒方可实现 , 目前我们仅在地球上进行过相类似的实验 , 而且用的还不是真正的月壤(毕竟带回来的月壤样本非常有限 , 也非常珍贵) 。
第四 , 在月球上的能源问题 。如果真的在月球上建立了类似空间站功能的基地 , 那么保障后续运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稳定、充足、持续的能源供给 ,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 , 也只能依靠太阳能了 。 不过 , 月球受到地球引力的潮汐锁定效应影响 , 它的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 , 在它的表面白昼和黑夜交替轮换的时间太长 , 分别有14天左右 。
如果月球空间站连续有14天是黑夜 , 那么就无法获得太阳能的供给 , 而目前的电池电能存贮技术又达不到这么长时间的负荷要求 , 所以要想获得稳定的能源 , 空间站就必须建造月球的北极或者南极区域 , 而且还需要抬升到一定高度才可以 , 然而这种环境下 , 太阳的辐射强度、极端的温度等环境 , 对于开展建造工作都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
【为什么不在月球上建造空间站?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想都不用想】不过 , 上述困难和挑战 , 对于执意发展太空事业的人类来说 , 肯定不会成为桎梏枷锁 , 反而会更加坚定人们“征服”月球的信心和决心 。 目前 , 包括我国、美国、俄罗斯在内的一些航天大国 , 都在紧锣密鼓地研制高推力火箭 , 也都在谋划制定载人探月计划 , 未来几年内 , 我们或许就能够看到国人站在月球表面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推荐阅读
- 永生是否是一种酷刑,为什么?
- 未来人类有可能会面临“两大灾难”?需要重视起来,绝对不是瞎说
- 狭义相对论的奠基人,即使没有爱因斯坦,他很快也会提出相对论!
- 杜霍夫利诺夫爆料!美生物实验室:在研究“中国人数据”
- 韦伯望远镜需要怎样的环境,它是如何工作的,为何要在拉格朗日点
- 转基因益生菌保护肠道微生物群,并降低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可能性?
- 科学家发布惊人理论: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真是活的?
- 太阳系,存在过另一颗恒星?第二个太阳和九号行星也许真实存在
- 困扰人类多年的问题:宇宙之外是什么?科学家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