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疖医案、配方
耳疖
耳疖是外耳道的皮肤上面的毛囊、皮脂腺、汗腺等因受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以局限性红肿、突起如椒目为其特征 。常因用不干净的东西去用劲挖耳朵,使某一局部受损而感染引起;或在游泳后未使耳内存水流尽,使外耳皮肤被泡软,抵抗力下降,细菌乘机而人 。糖尿病、贫血等病也是诱因之一 。其主要症状是疼痛 。因耳道内的皮下脂肪少,故疼痛明显 。张口说话或咀嚼食物、牵拉或触动耳廓会使疼痛加重 。检查耳道时,可见耳道口内红肿,若发病已有3~5天,还可以看到红肿处有脓头 。龙胆泻肝汤可以清利肝经湿热,对于本病有较好疗效 。
【病案举例】
张某,女,22岁,于1999年4月6日初诊 。因挖耳引起左耳疼痛1周,近2天加重,牵引耳前耳后疼痛及头痛,耳内肿胀,后影响听力,伴低热,口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检查:左耳外耳道后壁隆起阻塞外耳,隆起顶部可见黄白色脓点,挤压疼痛,流出脓血样分泌物 。中医辨证:肝胆湿热上蒸于耳窍治则:清泻肝胆、利湿消肿 。处方:龙胆草15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泽泻10g,木通10g,黄柏10g,蒲公英10g,丹皮10g,大黄5g,水煎服,每日2次 。二诊:服上药4剂后,耳疼痛消失 。检查外耳道隆起已消退,仍轻微肿胀,原方去大黄再服3剂,诸症痊愈.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疖医案、配方】按:此耳疖病人发病部位在外耳肌肤,诸症合参,辨证为肝胆湿热内蕴,循经外发肌肤,清利肝胆湿热解毒为治疗此症之根本,故用龙胆泻肝汤加蒲公英、黄柏加强清热利湿作用,而疖肿尽快消退 。
推荐阅读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暴发性耳聋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鸣医案、配方
- 先天性耳前瘘管继发感染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耳前痈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急性外耳道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糜烂性包皮龟头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原因不明性阴囊皮肤渗血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性交后尿血医案、配方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房事茎痛医案、配方
- 缩阳症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阴缩医案、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