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住进房车,野外扎营,疫情时代的露营近郊游是不是智商税?

露营|住进房车,野外扎营,疫情时代的露营近郊游是不是智商税?

文章图片

露营|住进房车,野外扎营,疫情时代的露营近郊游是不是智商税?

文章图片

露营|住进房车,野外扎营,疫情时代的露营近郊游是不是智商税?

文章图片

露营|住进房车,野外扎营,疫情时代的露营近郊游是不是智商税?

文章图片


疫情到现在已经两年了 , 因为疫情出行措施的影响 , 远途游肯定是凉了 , 许多全国通途性的景点也凉了 。
然而一些商家和营销号 , 玩起了露营和野餐 , 正在用这种方式 , 收割疫情下被憋到极致的人们 。
精致生活一时爽 , 最终智商火葬场 。
这种和“精致”的生活诱导下的方式随着疫情结束遥遥无期持续升温 , 越来越多人信了商家和营销号的忽悠 , 将自己的假期 , 交给他们推荐的景点 , 交给周边的公园 , 甚至是小区的草坪 。
你说你这是要上演贝爷去游泳池摆拍荒岛求生吗?

简单点的 , 就带上家人或者喊上好基友或好闺蜜去公园 , 支起个帐篷 , 铺上个垫子 , 带上酒精锅和路上买的奶茶 , 大吃二喝然后拍几张照片打卡发圈 。 更喜欢仪式感的 , 那就开上车、带上高价买的专业装备 , 到郊区的营地露营 。
根据网络上数据显示 , 91%的人 , 选择家门口近郊旅游 , 第一季度露营产品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长3倍;而平台上“野餐”的搜索同期增长162% , “露营”搜索同期增长427% 。
正是疫情下的“周边游”热度暴涨 , 商家和营销号们 , 将目光转向露营和野餐 , 试图收割本地用户“近郊游”的每一个环节 , 能割多少是多少 。
租车平台立刻推出短途游 , 打包售卖露营地门票;民宿和“农家乐”眼睛都绿了 , 立刻跟进承包山头 , 平整土地、种上草坪 , 把自己打扮成露营地;户外装备商家立刻构建上下游产业链 , 一面代工生产露营装备 , 一面定制露营创业品牌 。
镰刀已经磨好 , 就等着韭菜了!

被疫情爆锤的旅游业 , 硬是和前几年的P2P一样 , 打造出了一种“精致生活”的诱导方式来灌输 , 开辟“周边游”的热潮 。
但仔细想想 , 正是因为出游的需求一直在 , 露营的从业者 , 只是从旅游从业者换了个马甲 , 把住处从宾馆移到了野山上 , 把食物从野餐垫放到了草地上 , 把玩的从景区里放到了荒原上 , 把玩的项目从设施变成了自住 。
成本降了 , 韭菜更容易割了 。
疫情下的憋屈带来的出游是刚需 , 只要需求还在 , 韭菜就能持续割下去 。
周边踏青 , 不便宜还闹心今年清明节 , 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天气晴好 , 于是许多人就想出来活动一下 , 机灵的把市内公园占了 , 剩下的去郊区逛逛 , 但是最大的感受是“挤” 。
整体流程来看 , 出行和返回被堵路上 , 停车位找不到 , 买门票排队一肚子气 , 花了不少钱进入区域发现 , 拥挤的草地上 , 帐篷、餐垫到处都是了 。

那你说这和夏天去游泳池下饺子 , 泡在别人洗澡水里有什么区别?
说明了什么?说明病得不轻 , 大郎该吃药了!
拥挤之外 , 更多的是场地和宣传不匹配 。
很多场地自称“轻奢” , 但是许多人去了就发现:山峦就是一座小土坡 , 草坪就是一片荒草谈 , 湖泊就是个小水坑 。
面积不大 , 设施或场景不完善 , 名字倒是起的一个比一个文艺 。
开脑洞开成脑瘫了 , 背后的原因让人暖心 。

普通人一般没有专业用品 , 帐篷、炊具等都是租用场地的 。 计算一下租金 , 发现比在市区去游乐场或者商业体还要贵 。
进去发现人挤人 , 没地方放帐篷 。 周围都是人 , 诗和远方变成了柴米油盐 。
感觉智商遭到碾压 , 脑血栓又严重了 。
而资深户外玩家也加入了周边游的队伍 , 因为毕竟有疫情措施 , 远处去不了 , 诗和远方实现不了 , 那就瞄准家楼下的荒地 。
变成了低配版的低配版 , 阳光的沙堡变成了放光的沙雕 。
专业玩家们 , 一般会自行配置装备和用品 , 商家和营销号们出售装备用品又能割一波韭菜 。
所以看上去很爽的周边游 , 理论上省下许多费用 , 例如交通和注册、餐饮、娱乐费用 , 但实际上不一定省钱 , 而且更费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