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类对“逆转衰老”的科学研究正在取得一系列重磅突破 。 就在今年3月 , 美、加、以等国知名大学最新发现了土拨鼠通过冬眠“暂停”衰老 , 寿命达到普通小鼠10倍的背后机制 , 这为开发继瑞维拓之后的其他衰老抑制技术开辟了道路 。
这项引起衰老医学界极大反响的研究 , 由美国加州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和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科学家共同进行 , 于3月7日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的子刊上 。
这一研究由衰老研究权威专家Steve Horvath的团队主导 , 他曾经以发明了测量衰老速度的“生理年龄时钟”闻名于世 。 研究选用的黄腹土拨鼠寿命长达15-20年 , 是普通小鼠的10倍 , 其冬眠时间长达7、8个月 。
【美国加州大学在冬眠土拨鼠身上发现逆转衰老技术,可暂停衰老时钟】科学家们通过精确的测量发现 , 在正常活动的季节 , 土拨鼠的生理年龄稳定增加 , 但一旦进入冬眠季节后 , 他们的生理年龄就不再变化——这就是说 , 土拨鼠的衰老在冬眠期间突然中止了 。
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数据结果断定 , 冬眠的衰老抑制作用 , 与土拨鼠体内新陈代谢减慢密切相关:在冬眠中 , 动物的代谢可降至正常状态下的1% , 各种与衰老有关的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能量产出等都会放慢 , 从而减缓了动物的衰老 。
在明确了“冬眠——代谢降低——衰老减缓”的链条后 , 通过降低代谢来延长动物寿命也就顺理成章了 。 而在科学家看来 , 降低代谢的首要途径就是限制摄入的热量 , 即通常说的“饥饿疗法” 。
此前 , 科学家已经在实验中反复验证 , 饥饿能延长动物寿命 。 在动物实验中 , 线虫的寿命被延长了10倍 , 高等一些的果蝇最多达到2倍 , 哺乳动物小鼠则是30% 。
哈佛大学衰老研究中心主任大卫·辛克莱尔对此的解释是 , “饥饿疗法”模拟了动物在大自然中面临的环境压力 , 从而激活了动物体内一种名为Sirtuins的“长寿蛋白” , 使得其衰老逆转、寿命延长 。
为了模拟“饥饿疗法”的作用 , 辛克莱尔在2013年发现了一种小分子物质 , 可以显著激活Sirtuins“长寿蛋白” , 这一技术最终发展成目前已在高净值人群中广泛使用的哈佛衰老抑制剂瑞维拓 。
辛克莱尔等人在动物实验中证实 , 通过口服与瑞维拓剂量相近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前体分子 , 可使18个月(相当于人类60岁)的小鼠的寿命延长31% , 小鼠的血管死亡、认知下降甚至是外貌老化都得到了极大逆转 。 这一惊人结果 , 迅速引发了《Nature》、《Science》等顶级学刊上上百篇论文的跟进 。
在此之后 , 2021年由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进行的人体临床实验发现 , 使用瑞维拓技术3个月 , 使65岁老年男性出现了逆龄化的震撼结果 。
此次 , 美、加、以等国科学家共同发现冬眠降低代谢、减缓衰老的机制 , 为采用人工手段 , 模拟冬眠这一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
实际上 , 此前科学家们已有采用人工冬眠技术 , 试图延长动物生命的先例 。 在2005年4月 , 美国科学家就曾设计了一项实验 , 让小鼠吸入一种掺杂了硫化氢(H?S)的气体 , 阻断其新陈代谢活动 , 使小鼠进入了“假冬眠”状态达6个小时 。 随后 , 被正常空气“唤醒”的小鼠新陈代谢恢复 , 而且并未显示出副作用 。
不过 , 迄今为止 , 科学家们并未在大型哺乳动物实现这一技术 , 而人体临床则更加遥远 。 目前 , 全球已有多家公司提供遗体冷冻业务 , 寄希望于在科学昌明的未来 , 让这些大多是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们得到治疗 , 重获生机 。 但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出现一例成功唤醒的案例 。
在这种情况下 , 通过瑞维拓等口服试剂技术 , 模拟冬眠对人体的作用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
在瑞维拓技术公诸于世后不久 , 便有不少亿万富豪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这种实验物质私下服用 。 辛克莱尔本人在将自己作为“小白鼠”服用1年后 , 血液化验显示其生理年龄从50岁逆转为31.4岁 , 包括血糖、睾丸激素在内的多项年龄指标都显著年轻化 。
推荐阅读
- 进化论的终极BUG:乌龟,如何成为科学家们的噩梦?
- 空间站:是罗曼蒂克还是政治的武器?
- 磁力是什么? 关于磁场和磁力的事实
- 斑鬣狗的咬力超过了狮子?科普实验的不严谨误导了观众
- 15亿光年外神秘信号重复发射,外星生命正试图联系地球?
- 少女冰封500年,样子像睡着一样,找到原因后,科学家沸腾了
- 为什么动物可以转动身体甩干水,而人类就不行?
-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狗,升空前就知回不来,死亡真相也被隐瞒45年
- 水熊的不死之身,零下200度和零上151度都能存活,外太空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