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桂林风水大局:九运将至,带来全球巅峰的“山水甲天下”( 二 )


我们现在看到的桂林市 , 是1998年 , 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的区域 。 而在历史中 , 桂林市主要指的是东侧贴近漓江的秀峰区、叠彩区和象山区 。 本文先把主要的目光集中在东侧原桂林市的这片区域 。


山水相间
在风水上 , 山管人丁 , 主导的是一个城市的根基和底蕴 。 水主财富 , 主导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 。
讲完桂林的山脉 , 我们再来水 。 风水讲究协调 , 山水的能量要相互协调 , 才能发挥好的效果 。 桂林是个山水相间的城市 , 水气场之间确实能够有效搭配 。 然而 , 桂林最著名的河流漓江 , 风水上却并没有什么优势 , 从下面卫星图去看 , 漓江在经过桂林古城的是一段笔直的河流 。


水的流动是会带动气场的 , 风水上称之为水龙脉 。
一般来说 , 蜿蜒曲折河流有利于水龙在拐弯处停留 , 为城市留下气场 , 我们一般称之为环抱有情水 。 相反的 , 直来直去的河流由于流速迅猛 , 不仅不容易聚流水气场 , 还会把当地的气场打乱、吸走 。 所以也称之为无情水 。


直言不讳 , 漓江水龙先天就是一道无情水 。
在我没有真正看到漓江之前 , 从她过去的名声来看 , 我印象中的漓江一定是一条温婉曲折的有情水 。 就像你不会怀疑王昭君是美女那样 , 尽管你没见过她 。 当然现实倒是没有打我脸 , 为什么没有打我脸 , 后面再说~
谈到这里 , 总的来说桂林的风水其实在我国还算是偏上的 。 那我为什么还说 , 这里的风水并不好呢?
喀斯特地貌的风水真相
喀斯特地貌也叫熔岩地貌 , 喀斯特地貌的山体本身是可溶性岩石 , 山体本身比较脆弱 , 会在大自然的“催化”下形成很多奇形怪状的形状 。


现在很多著名的旅游城市都是喀斯特地貌 。 而桂林更是有96%以上的面积都属于喀斯特地貌!!!从当下旅游开发的视角去看 , 也许喀斯特地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自然财富 。
但如果是站在传统风水学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 一些严重的喀斯特地貌的片区在古代甚至就是典型的“穷山恶水”!!!
为什么?


风水学把山脉比喻为龙 , 而组成山脉的石头就是龙脉的骨头 , 土地则是龙的肉 , 流水就是龙的血脉 , 草木就是龙的皮和毛 。
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 , 为什么我说“喀斯特地貌”在过去曾经是代表性的“穷山” 。 因为组成山脉“骨头”和“血肉”的那一段是不可能高分的 。
关键是由于喀斯特地貌本身山脉造型极其凌乱 。 这种山龙本身带来的气场也是变化多端的 , 凌乱的 。 特别是一些尖角的山脉地形 , 还容易形成带有冲击性的气场 , 风水上称之为煞气 。
在喀斯特地貌 , 形煞可是家常便饭哦!


尽管桂林在同等的喀斯特地貌城市中 , 风水等级算是较 。 虽然这地奇怪 , 至少这还能住人 。 只是由于这种地貌这种怪异地貌的限制 , 他的先天条件必然会大大降低!
所以我才会说 , 他风水并不好!那它凭什么“山清水秀”?甚至享誉天下呢?其实正是因为“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他 。 下面我们来讲讲桂林过去将近3000年的历史故事!
【 千年的沉淀 】
史上第一个人造风水工程
桂林从小村庄往城市发展 , 开始于秦朝 。 风水对于城市的格局是分等级的 , 而桂林这个片区的等级并不高 。 再加上本身地理位置又在古代并不注重的东南方 。 若不借助外力 , 别说是秦朝 , 哪怕再过个几百上千年也不可能发展为城市 。
大局不够 , 能后天来补!
在之前的文章中 , 我写过不少现代建筑中 , 通过改变地形甚至通过填海造陆的方式改变风水格局的骚操作 。 最典型的有广州的勾引莲花山龙脉——广州新中轴跨世纪风水工程 。


上海陆家嘴的勾引黄浦江龙脉的骚操作~


但是在古代 , 城市建设水平不高 , 别说改变陆地板块的造型 , 就算是改变山河流水的外形都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够建个镇海楼 , 搞个镇河桥已经是顶天了 。
然而我们中国的第一代帝王就有这样的霸气!
写广州的时候 , 我就说过 , 他曾经命人挖断了广州的帝龙脉!这种大动干戈骚操作 , 还不止一次 , 而且这一次可不是小打小闹~前214年 , 秦始皇命人开凿了史上第一个水利工程-灵渠 , 沟通湘漓水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