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为何会出现“一岛两省三县”的怪局面?( 二 )


众多周知 , 我国的地势是相当不平坦的 , 西高东低 , 这也就严重影响了河流的走向 , 使得其都是从西向东流 。

而这也造就了崇明岛的形成 。 在历史早期 , 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 , 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更为繁荣一些 。
与此同时 ,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 人们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同时 , 对于环境也进行了大量的破坏 。
无数的植被被大肆砍伐 , 于是 , 植被占地面积的减少也就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 在这之中 , 黄河一带的问题尤为严重 。
久而久之 , 这些从黄河一带中被带出来的泥沙 , 开始流向长江中下游 , 而在长江水的不断冲击下 , 在此处形成的泥沙也是越来越多 , 最终也就有了“崇明岛” 。
早在唐朝武德年间 , 在长江口的地方就有了东沙和西沙 , 这也就是崇明岛的前身 , 此时 , 这些泥沙占地面积还很小 , 不过只是一个雏形 。

然而 , 随着朝代的更迭 , 等到了宋朝的时候 , 这些堆积的泥沙就开始日益增大 , 尤其是在南宋时期 , 更为明显 。
于是 , 为了解决黄河河道的问题 , 宋朝也是派遣了不少的能工巧匠 , 打开了黄河周边的堤坝 , 使得黄河流向转向了南边 。
随着黄河入海口发生改变 , 黄河和长江两条河流的泥沙也就渐渐地堆积在了一起 , 顺着地势向南方流去 。
在这种情况下 , 东沙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大 , 最终和一个沙岛完成了接壤 , 实现合并形成了姚刘沙 。
等到了宋末元初时期 , 在姚刘沙附近又出现了一座新的沙洲 , 于是 , 为了方便管理 , 将这三处沙洲分别划分到了西沙崇明镇 , 被称之为崇明沙 。
然而 , 沙洲的扩大并没有就此停止 , 等到了明朝时期 , 在长江口处 , 沙洲的数量更是激增 , 形成了沙洲群 。

尤其是在雨季高峰时期 , 这些沙洲在雨水的冲刷之下 , 经常会出现崩塌与合并的现象 , 这在当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循环 。
周而复始 , 最终三沙和姚刘沙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刷 , 等到了清朝末年 , 这些无数的沙群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沙岛 。
之后 , 随着沙岛面积不断增大 , 也就有了如今的崇明岛 。 目前 , 崇明岛也是跃居其他小岛 , 成为了中国第三大岛 。
然而 , 据地质学家表示 , 崇明岛的面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 如今正在以每年向东扩张200米的速度 , 整体以5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
根据专家预测 , 如若在将来长江泥沙不断地出现 , 那么崇明岛的面积也许将会持续不断增长 , 按照这个速度 , 在不久的将来 , 崇明岛很有可能足足有两个新加坡那么大 。

03 未来的崇明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为何会出现“一岛两省三县”的怪局面?】对于崇明岛占地面积不断扩大 , 也有人担心 ,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 最终崇明岛会不会就此距离上海越来越远 , 反倒是离将江苏越来越近 。
不可否认 , 无法排除这种可能 , 但是同时 , 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实现 。 除此之外 , 也有人担心日渐堆积的泥沙会将长江堵住 。
这在专家看来 ,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 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 , 人们也有足够的自信来控制长江的泥沙含量 。
而且 , 崇明岛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年中 , 占地面积得以突飞猛进 , 是因为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 。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 , 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 人们不得已只好进行大量的围垦 , 这也就加剧了水土的流失 。

除此之外 , 位于上游居民的活动 , 对于水土流失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 但是在如今 , 环保意识早已经深入人心 。
国家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早就实施了保护措施 , 在这种情况下 , 和之前相比 , 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自然会减少很多 。
不仅如此 , 如今在长江之上还有着三峡大坝 , 对于拦截上游泥沙也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因此 , 和早年间相比 , 人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来控制长江的力量 , 能够很好地避免长江出现泥沙淤积的情况 。
而倘若随着发展 , 崇明岛在地理位置上越来越靠近江苏省 , 那么这对于在崇明岛上生活的居民来说 , 也就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

因为江苏和上海有着不同的治理方式 , 包括电话区号 , 联络通讯等等 , 这都将成为问题 。
然而即便如此 , 到时候江苏又是否真的有能力能够从实力较强的上海手中将崇明岛收回 , 令人难以判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