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苏格拉底的“重生”,确立灵魂的“神圣性”,“回忆说”证明了灵魂不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灵魂不朽的论证——哲人教义的基本假定灵魂不朽的说法在古代是很普遍 , 包括印度、埃及等 , 但在荷马时期 , 它只是一个影子 , 并不是一个存在的实体 , 并不包括灵魂不朽的观念 。
当时人们只是根据一种英雄主义的伦理观去理解灵魂 , 更多是倾向于死去的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前苏格拉底的自然哲学家们所认为的灵魂 , 就带有“不朽”的含义 。
在古希腊 , 只有神才具有“不朽”的性质 , 苏格拉底要证明灵魂不朽 , 意味着他就是想确立灵魂的这种“神圣性” 。
从古至今大家谈的灵魂 , 在苏格拉底这里转向了人自身 , 转向了整个道德领域 。 而在《斐多》中这一论证成为整篇对话的核心 , 苏格拉底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 揭示出灵魂的不朽性 。
生者从死者来 , 死者从生者而来——死并不是灵魂被埋没由此苏格拉底对此处的论证 , 运用了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特点进行阐述 , 这也就是大多数认为的“逻辑论证” , 它并不是去证明灵魂到底存在于某处 , 而通过逻辑的关系使之得到明确化 。
然而 , 关于灵魂是否存在于某处 , 任何人无从知道 。 根据苏格拉底的思想只有进入到了彼岸世界 , 才能了解这种说法是否真实 , 进入到彼岸世界的人 , 通过什么方式把“此处”的生活告诉此岸世界的人们呢?因此苏格拉底“轮回”之说的真实度得不到确切的论证 , 由此可推断出苏格拉底对灵魂“轮回”的论证 , 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
苏格拉底把事物具有对立面的普遍性 , 运用到特殊性的生和死上 。 既然睡着是由醒着而来 , 那死由生产生 , 因此 , 生必定由死产生 。 然而 , 死是灵魂与肉体的脱离 , 能看见的是我们的肉体 , 而灵魂是不可见的 , 并随之存在于另一世界 , 才能产生活物 , 即生 。
普遍性的多与少对我们来说是具有可见性 , 而生与死却不能 。 一堆沙子数量很难计算 , 但经过铁铲慢慢铲走 , 随着数量的减少 , 这种程度的多在可见的过程中变为了少 , 反之 , 由少增多也一样 。
但生与死的过程却不是两方面都可见 , 苏格拉底认为由生到死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 , 此过程定是清楚明白 , 然而 , 由死到生的过程能可见吗?没有见过死的人能复活吧 。 显然苏格拉底的这一论证其实并不充分 , 因为他把普遍性原理运用到了具体的特殊情况 。
用“对立面”论证生与死伯斯特克认为在古希腊哲学中 , 事物对立面主要有三种形式的理解 , 他主要从性质与关系之间的区分开始讨论:“关系即它的反面;不同的性质以相同的比例了事;对立面即为矛盾的性质 。 ”
由此我们看出事物不仅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关系 , 而且也包含了对立面的其他东西 。 生与死也如此 , 那人有生必有死 , 有死必有生 。 既然如此 , 那死后肉体存在而灵魂转移到另一世界 , 存在某处的灵魂又赋予肉体以生命 , 无灵魂便无生 , 灵魂就表现为生命的最基本原则 。
对于苏格拉底来说 , 他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承认——灵魂只是转移到另一世界 , 而非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逝——的假设 , 而是为了让听着的人心服口服 , 又一次成功地为自己辩护 。
证明灵魂不朽——回忆说“回忆说”不仅证明了灵魂不朽 , 而且也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分界线 , 由于它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它总与灵魂不朽纠缠在一起 , 所以常常受到严厉指责 。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对“灵魂回忆说”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 “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一种回忆 , 表明我们以前在某个时候 , 在什么地方学习过此时回忆的事情 。 ”
推荐阅读
- 苹果炮轰 Meta“很虚伪”! 元宇宙交易抽成要拿走“将近一半”
- 一大批国内的NFT平台被封!这是集体要唱“凉凉”??
- 被疫情加速的魔幻产业:他们在元宇宙买房、恋爱
- 李峥:元宇宙将成为未来数字生态的主流发展模式?
- 煤炭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上古植物残骸演变的,还是另有隐情?
- 元宇宙新手指南 | 什么是元宇宙,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 你还没搞懂的元宇宙,有人已经在用它赚钱
- 走不出来!美“元宇宙”:控制地球上有思维的生物
- 吞噬星空:地球第一强者洪,联手雷神,击杀兽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