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影浮生梦幻身,十年南北寄红尘。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期满剑津。”出自何人?文义是什么?
这首七言律诗,出自宋朝诗人黄裳之手 。大概意思是感叹,抒怀黄裳他本人,十几年来,所经历过的极其坎坷,烦闷的生活遭遇 。曾经多次参加科考,缕试缕败,名落孙山,久不得第 。最后终于经过自己不懈的奋发努力,考取功名,宿愿得尝 。欢欣雀跃,喜不胜收 。挥毫泼墨,写下此诗,义于言表 。尽而流芳百世 。
其他网友观点这首诗出自北宋词人、文学家黄裳的《偶感》 。
泡影浮生梦幻身,十年南北寄红尘 。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期满剑津 。
全文释义:
如泡影一般,在世间浮浮沉沉,迷迷茫茫犹如身在梦中,十年的思乡之情只能寄于这红尘万事之中 。穷困也好,通达也罢,最终还是要归于尘土,期待清风微醺,明月朗照之时,相约剑津 。
名词释义:剑津,福建南平地名,作者的故乡 。
通过全文赏析和诗词意向来看,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中状元之后,由南至北做官时的迷茫与思乡之情 。
黄裳(1044-1130),字晟仲,人称演山先生,福建南平人士 。元丰五年(1082)考取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 。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等著名作品 。
【“泡影浮生梦幻身,十年南北寄红尘。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期满剑津。”出自何人?文义是什么?】黄裳刊印道藏的名气很响,后来明教刊印经书,也借用他的名字 。近人陈国符先生《道藏源流考》中考证宋徽宗访求天下道教遗书刻板的经过颇详 。徽宗于政和三年下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所获甚众 。政和五年设经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闽县,由郡守黄裳役工镂板 。所刊道藏称为《政和万寿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作者黄裳便是金庸先生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里武学秘籍《九阴真经》创作者的原型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偶感
宋代:黄裳
泡影浮生梦幻身,十年南北寄红尘 。穷通有命归与好,风月相期满剑津
推荐阅读
- “怪可惜的”、“怪可怜的”…这里的“怪”到底是什么意思,充当什么作用?
- 诱发旧疾的“发物”究竟为何物?
- 古时,把某种脸型形容为“尖嘴猴腮”,现在有的人忍受削骨之痛也要整成这样,为什么?
- 农谚讲“麦熟东,谷熟西”是怎么回事?
- 在有些人的潜意识里看电视剧有一种叫“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是为什么?
-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到底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 为什么有“秋后加一伏”一说?
- 吃什么可以“下火”(营养常识)
- 俗语“生儿别生俩,生俩轮官马;生儿别生仨,生仨没了家”什么意思?生几个儿合适?
- 海螺沟失踪男孩父母怀疑孩子被拐卖,网友回应“不可能”,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