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小百科


白鳍豚小百科


文章图片


白鳍豚小百科


文章图片


白鳍豚小百科


白鳍豚的体形呈纺锤形 , 身长约2-2.5米左右 , 体重可达200千克以上 。 背呈浅灰色或蓝色 , 腹面为纯白色 , 背鳍形如一个小三角 , 胸鳍宛如两只手掌 , 尾鳍扁平 , 中间分叉 , 善于游水 , 时速可达80千米左右 。 由于长期生活在浑浊的江水中 , 白鳍豚的视听器官已经退化 。 它眼小如瞎子 , 耳孔似针眼 , 位于双眼后下方 。 但大脑特别发达 , 声纳系统极为灵敏 , 头部还有一种超声波功能 , 能将江面上几万米范围内的声响迅速传入脑中 。 一旦遇上紧急情况 , 便立刻潜水躲避 。 白鳍豚耐寒 , 体温通常在36℃左右

白暨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 , 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 , 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 。 现有数量稀少 。

喜欢群居 , 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 , 集群行为就更明显 。 每群一般2-6头 。 其活动范围广 , 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 , 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 , 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 , 又迁入另一地域 。 以鱼类为食 。
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 , 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 , 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 , 追逐鱼虾充饥 。 它的吻宽细长 , 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 , 可它却懒得咀嚼 , 只管张口吞下鱼食 , 消化能力很强 。 白鳍豚往往成对或三五成群一起活动 , 但人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它 , 只有在它露出水面呼吸时才能瞥见一眼 。


【白鳍豚小百科】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 , 每胎1仔 , 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暨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 , 腹面呈洁白色 , 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 。 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 , 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 。 当由水面向下看时 , 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 , 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 。 这使得白暨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 , 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 。 白暨豚寿命可达30多年 , 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 , 雄兽为4岁 。 成年白暨豚每年发情两次 , 分别在3月至5月 , 8月至10月 。 孕期为10至11个月 , 一胎一仔 , 偶有两仔 。 野生状态下 , 成年白暨豚雌雄比例为1:1 , 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 , 自然繁殖率很低 。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 , 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 白暨豚属鲸类淡水豚类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 , 有“水中熊猫”之称 , 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