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报道 ,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表示 :
【中科院院士:地球还有45亿年寿命!为何留给人类的时间才1亿年?】
地球的寿命还有45亿年 , 不用担心开发会让其很快枯竭 。 不仅如此 , 地球还像个充电宝 , 既能作“电源”对外输出地热能源 , 也能像“电池”储能以备后用 。 地热可以用于农业、发电、给南方供暖 。 网友表示:“地球牌” 充电宝 , 再用45亿年 。
可以说地球的寿命是相当长 ,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一直在地球居住 , 事实上 , 科学家很早就发现 , 大概再过1亿年的时间 , 地球就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了 。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何地球的寿命这么长?为何留给人类的时间只有1亿年 。
地球的一生我们都知道 , 地球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一员 , 距离太阳1.5亿公里 。 太阳系从里到外的行星排序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前四颗行星是固态行星 , 后四颗则是气态行星 。 话说在46亿年前 , 在现在太阳系的位置上 , 有一片长达2光年的分子云 , 由于某些原因 , 导致引力平衡被打破 , 这片分子云在引力的作用下 , 开始向中心聚拢 , 形成一个球体 , 由于分子云中粒子的引力势能转化成内能 , 导致温度急剧升高 , 形成早期的恒星胚胎 , 进一步演化后成为一颗恒星 , 也就是太阳 。
在形成太阳的过程中 , 还会留下一些残渣碎片 , 它们在不同的轨道上 , 依靠引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天体 , 其中就包括各种行星 。 而且过程也与太阳形成类似 , 分子云的引力势能会转化成内能 , 使得它们的内核温度都非常高 。 地球大概也就是在太阳系诞生后不久形成的 , 大概是在距今45-46亿年前这个区间段 。
地球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 , 完全就是一颗火球 。 之所以没有变成恒星 , 是因为质量不够大 , 无法催生核聚变反应 。
地球形成之后 ,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 温度就开始不断下降 , 形成了固态地壳 , 它们像棉被一样覆盖在地球表面 , 而地壳之下 , 则是地幔和地核 , 温度非常高 , 但由于地壳的存在 , 地幔和地核的能量并没有快速释放出去 , 相反它们释放得非常慢 。
地球诞生到现在接近46亿年 , 这些能量的耗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
地球的能量主要还是依靠太阳辐射的能量 。 只是人类对于太阳辐射的使用率也极其低 , 如果把太阳的功率比作是钱 , 那么太阳在单位时间内向宇宙撒70万亿的钱 , 抵达地球的能量大概相当于3万块 , 而被人类所使用的能量大概相当于3块 。
我们不要忘了 , 地球内部还有大量的能量 , 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太阳的能量会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在生物圈 , 进入到生态链 , 养活大量的地球生物 , 它们死后还会被埋入到地下储存起来 。 因此 , 在研究地球时 , 科学家提到“三深”指的是深海、深空、深地 , 其中深海和深地都蕴含着大量的能源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地球不仅自身能量充沛 , 还在被太阳不断充电 , 现在正值壮年时期 。 人类如果能够善于开发这些能源 , 其实根本不需要担心能源危机的问题 。
尤其是地热 , 曾有人估算过 , 即便地球走向生命尽头 , 人类也根本用不完这些地热资源 。 那地球的尽头是什么样的呢?
这要从太阳说起 。 太阳属于黄矮星 , 主序星时期大概有100亿年前 , 所谓的主序星时期指的是可以稳定持续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的阶段 。 当太阳主序星时期结束后 , 太阳内核的氢元素会被烧完 , 这时候需要开始转换成燃烧氦元素 , 会有一次换档的时间 , 此时的太阳会膨胀开来 , 按照现在的估算来看 , 太阳的大气会淹没地球 , 地球有可能就此走向生命尽头 。 因此 , 留给地球的时间也就是40-50亿年之间 。
推荐阅读
- 错得很离谱?中科院院士:地球能充能放能,还有45亿年寿命!
- 研究发现:人类卵子对某些人的精子更偏爱,主动为其“开后门”
- 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可以实现人类的星际移民吗?
- 21位航天员中,最终仅一个入选比赛,那就是叶光富!3个优势
- 美国终于放出UFO调查报告,看完让人脑洞裂开:居然还想炸月球?
- PE等材料是非活性高分子化合物,没有任何活性基团,借助等离子清洗处理,可提升活化作用。
- 占星格言|伊本·伊兹拉的120占星格言(一)
- 她一拍照就是一团黑影,专家对此研究几十年,依旧难以用科学解答
- 地球是圈养人类的动物园?太阳系有四道墙,人类或许永远飞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