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 , 除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和长征五号系列之外 , 还有新921 , 也就是长征五号DY , 以及长征九号 。 其中新921是登月火箭 , 用于将来的载人登月和向月球轨道发射
新921、长征九号和长2F【长征九号2029年发射,一级并联由16发增至26发,不怕重蹈N1覆辙?】在原先的规划中 , 长征九号采用3级设计 , 外加4个5米直径的助推器 , 近地轨道LEO有效载荷150吨 , 一次可以发射一整个空间站 。 而月球转移轨道LTO有效载荷为53吨 , 火星转移轨道MTO有效载荷也有44吨 。
月球和火星轨道载荷差不多是星舰的一半不过 , 2021年6月24日 , 龙乐豪院士在香港参加“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活动时 , 公布了一个“光杆”版的长征九号 , 火箭长度由103米增加到了108米 , 而芯级直径由9.5米增加到10.6米 , 可能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最粗的运载火箭(星舰不是纯粹的火箭) , 它被外界称为21版长9 。
龙院士的21版长九而就在最近 , 龙院士的PPT中 , 又提到一个新的22版长9 。 它跟21版长9一样 , 采用“光杆”设计 , 运载能力基本不变 , 但将一级并联的发动机数量 , 从16个 , 增加到26个 。 具体来说 , 外圈是15台 , 内圈和中心是10+1台的推力矢量版发动机 。
又提出22版的长九了这个方案的出现 , 再次引发外界的普遍“焦虑” 。 21版一级采用16台并联发动机 , 就已经让人联想到苏联失败的登月火箭N-1 , 现在竟然要搞26发并联 , 究竟是否靠谱?实际上 , 从21版到22版 , 连续2年的方案都是一级多发并联 , 就足以说明我们是胸有成竹了 。 在国际上 , SpaceX的星舰一级 , 也是29到33台“猛禽”发动机并联 。
星舰的一级发动机在苏联时代 , 一级多发并联的N-1的确是个失败的设计 , 但它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解决共振问题 , 且为了政治任务 , 没有进行足够的地面试验 。 更重要的是 , 科罗廖夫的突然逝世 , 导致它的研制遭遇极大的困难 , 后继者又没有继承之前的设计思想 , 等于是临阵换将 , 最终才导致4次发射 , 4次全部失败 。
N1火箭的一级发动机而对于“星舰”和长征九号来说 , 身处近60年后的今天 , 人类的航天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 已经能够很好解决多发并联时的共振问题 。 而且现在的登月和登陆火星 , 更多是为了打造经济圈 , 所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地面试验 。 对此 ,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刻舟求剑 , 一听到多发并联的火箭一级 , 就吓得直哆嗦 , 相信火箭专家们肯定比我们聪明 。
历史是螺旋形上升的 , 技术也一样值得一提的是 , 22版的长征九号 , 一级计划采用的是新型号的200吨级甲烷引擎 , 而二三级则是新型号的氢氧引擎 。 另外 , 箭体直径也可能从10.6米 , 增加到11米 , 变化可谓十分巨大了 。 不过 , 任何装备在研制的时候 , 都有多种方案 , 在长9公开亮相和首飞前 , 谁也无法确定它的最终设计 。
这个发动机不用了?
直径还会变粗?那么 , 长征九号会在什么时候首飞呢?目前也有了最新的消息 , 据说是2029年 , 而新921的首飞时间是2026年 , 甚至可能提前到2024年 。 这样的话 , 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时候 , 我国就至少有2种堪用的运载火箭 , 成功率大大增加 , 甚至长征五号也可以成为备份手段 。
推荐阅读
- 高纬度外星人曾亲临地球?人类是外星人?地球是最低等1级星球?
- 时空伴随者!
- 中国航天日:从神一到神十三,探索中国航天背后的云计算力量
- 逐梦太空的湖湘青年
- 走出国门的中国航天,各国争相合作
- 1天消耗1700升氧气,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氧气怎么来的?
- 中国航天日:从天宫冲向太阳系边缘
- 天舟货运飞船第三次成功发射,四大技术超越货运龙,太空加油最香
- 中国站立时间最长的火箭!神箭遥十四候补转正,迎接梦幻太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