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一次飞船返回舱着陆 , 都会有一大队人马前往搜救 , 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也不例外 , 空中有至少5架直升机 , 地面有各种救护车、越野车、工程保障车 , 甚至还有大型吊车 。 有人就问了 , 为什么飞船返回舱不能主动发出着落位置 , 而是需要大队人马漫山遍野地拉网式搜寻呢?
直升机参与搜寻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误解 。 飞船返回舱着陆后 , 航天员是可以主动发出自己的具体着陆位置的 , 依据航天员发出的具体位置 , 搜救人员才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找到飞船返回舱 。
即便是可以主动发出自己的着陆位置 , 飞船返回舱仍然需要大队人马前往搜寻 ,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飞船返回舱无法实现精准着陆
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着陆过程
人类往天上发射航天器容易 , 但是回收从太空中返回的航天器却并不容易 。 除了航天飞机可以像普通飞机那样实现精准着陆外 , 其他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和人造卫星等都无法实现精准着陆 。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 如果载人飞船也能够实现精准着陆 ,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它着陆的具体位置建设一座后勤保障基地 , 也就不需要大车小车的几百号人去搜寻了 。
飞船返回舱
正因为它无法实现精准着陆 , 所以才需要地面搜救人员去主动搜寻 。 那么飞船返回舱为什么不能实现精准着陆呢?
这与它的工作原理有关 。 整个返回舱可分为座舱、防热层和降落伞三个部分 。 由于返回舱承载着航天员和大量的精密试验仪器 , 所以它在着陆过程中必须采用软着陆的方式 , 一般需要至少3把伞(引导伞、减速伞、主伞)来实现软着陆 。
返回舱软着陆
在距地面10千米左右高度 , 返回舱的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 , 先后拉出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 , 使返回舱的速度缓缓下降 。 在距地面1米左右时 , 启动反推发动机 , 使返回舱实现软着陆 。
通过三把伞的配合 , 飞船返回舱可以确保自身的平衡 , 至于具体飘到什么位置 , 那就要看当时的风力大小和其他因素了 。
第一时间达到 , 确保航天员安全
飞船返回舱
对于航天员而言 , 在整个飞天过程中 , 应该说发射阶段和返回舱着陆阶段是危险系数最高的两个阶段 。 我们所说的飞船返回舱软着陆 , 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 实际上在着陆的一刹那要经历剧烈的颠簸 。 神舟五号返回舱着陆时 , 航天员杨利伟就经历了惊险的一刻 , 嘴角被不规则的麦克风边缘划破了一道口子 , 流了很多血 。
返回舱着陆搜索
所以 ,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地面搜救人员必须争分夺秒 , 在第一时间赶到飞船返回舱着陆地点 , 帮助航天员打开舱门 , 查看航天员的健康状况 。
如果航天员在着陆过程中受伤而得不到及时救治 , 那将会是巨大的损失和遗憾 。
回收飞船返回舱的需要
回收飞船返回舱
由于飞船返回舱无法实现精准着陆 , 那么地面工作人员早晚都是要带着各种车辆和装备赶过去的 , 就算是不考虑航天员的问题 , 也需要把飞船返回舱给回收了 。
飞船返回舱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里面装载的各种实验仪器和精密设备更是不能丢弃 。 既然要回收飞船返回舱 , 那么大型吊车、运输车和工程保障车早晚都要赶赴现场 。
回收返回舱
【为什么飞船返回舱着陆不能发出着落位置,而是需要大队人马搜寻?】飞船返回舱的着陆是一项系统工程 , 需要现场搜救人员、地面指挥中心和各地雷达监测站的密切协调配合 , 才能够确保顺利着陆 , 才能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
推荐阅读
- 1天消耗1700升氧气,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氧气怎么来的?
- 龙飞船内部是啥样的?别人花2.2亿美元才能体验,我们免费进去看
- 人类是否还在进化?达尔文是对的吗?这些人种正在悄悄进化
- 诺奖得主:宇宙可能在循环,并且已找到证据,宇宙起源究竟是什么
- 21位航天员中,最终仅一个入选比赛,那就是叶光富!3个优势
- 一张图带您了解世界地球日科普小常识
- 当宇航员工资多少?美国117万,俄国85万,我国宇航员少得可怜
- 女航天员在太空中有何优势?美国项目申请加入中国空间站,被拒了
- 为什么神舟十三的三位英雄飞行时间最久,状态却比之前都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