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 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就要进行一次太空行走 , 将“科学”号舱外绑住的欧洲机械臂ERA解开 , 然后这台机械臂会把等了11年的“Science airlock Shk”扩容气闸舱和一些散热板从“黎明”号气闸舱上取下 , 安装到“科学”号身上 。
欧洲机械臂还被绑着 , 需要航天员去解开
绿色部分都是要移到科学号身上的
说了这么多 , 还是感觉我国“天和”核心舱的设计更为科学一些 , 它的节点舱就是出舱口 , 不需要搞专门的气闸舱 , 也不需要扩容 , 看来在这方面 , 还是咱们更胜一筹 。 有意思的是 , 11月份 , 在“科学”号的尾部对接口 , 还会对接一个节点舱 , 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具备和我们一样的功能?
11月份俄罗斯还会送上来一个节点舱
嗯?感觉有点跑题了 , 咱们今天说的是印度空间站哈 。 总而言之 , 印度人这次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 知道自己技术不行 , 所以专门在节点舱上设计一个气闸舱 。 不过看印度这个气闸舱的直径 , 比两个主体舱段还要大 , 不知道是不是还兼有实验舱的作用?
直径看起来比主舱段都要大
说一千道一万 , 印度人得先把载人飞船搞出来 , 然后才能奢谈空间站 。 目前 , 印度的4名航天员已经从俄罗斯培训归来 , 但是“加甘杨”飞船的第一次无人发射 , 却一推再推 , 原先定在2020年12月 , 现在又改为今年年底 , 但是从印度航天目前的情况来看 , 今年内首次发射已不太可能 。 而且它还要至少进行两次发射 , 一切顺利 , 才能上载人飞船 , 现在就把空间站的模型做出来 , 确实早了点 。
推荐阅读
- 太阳大耀斑爆发 2025年前后太阳活动达到高峰
-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 为什么飞船返回舱着陆不能发出着落位置,而是需要大队人马搜寻?
- 神舟十四号乘务组已确定!天舟三号再次对接空间站,目的是什么?
- 曾两次威胁中国空间站!SpaceX再发53颗星链卫星,飞机Wi-Fi快了
- 1天消耗1700升氧气,中国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氧气怎么来的?
- 中国站立时间最长的火箭!神箭遥十四候补转正,迎接梦幻太空之旅
- 龙飞船内部是啥样的?别人花2.2亿美元才能体验,我们免费进去看
- 人类是否还在进化?达尔文是对的吗?这些人种正在悄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