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文章图片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文章图片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文章图片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文章图片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文章图片


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怎么才配被称为“硬科幻”?


文章图片


前阵子和表弟一起看科幻电影《月球陨落》 , 表弟看到一半问我:哥 , 说这部电影算是硬科幻吗?
我愣了愣 , 不太确定地说:应该勉强算吧 , 你看这设定虽然看起来有些扯 , 但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的科学背景的 , 如果严谨一些来说的话 , 算是科幻灾难片 。

在影片结束后 , 我专门去上网查阅了一些资料 , 发现近些年来 , “硬科幻”一度成为了我国众多科幻迷口中的热点词语 。 除了“硬科幻”之外 , 还有“软科幻”以及“伪科幻”等等 , 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一部作品 , 到底属于哪种科幻呢?

一般来说 , “硬科幻”区别于“软科幻”和“伪科幻”的点 , 在于硬科幻是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据的 , 因此相较于其他两者 , 硬科幻是很难写好 , 非常难获取读者的 。
而软科幻相较之下就轻松些 , 相对于硬科幻 , 它的情节和题材更倾向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等 , 主要借用科学幻想的形式来表现小说的情节发展 。

“伪科幻”的定义就没那么严谨了 , 有些科幻迷认为 , 角色拥有各种超能力但没有对应的科学依据 , 或是作者创造了一种物质赋予各种奇怪的特性 , 但毫无科学依据 , 这种就算是伪科幻 。
但笔者认为 , “伪科幻”一般来说是掺杂评价者的个人感情色彩的——不少读者和观众把那些习惯上称为“软科幻”的作品当成“伪科幻” , 区别在于“软科幻”印象更好 , 更好看一些 。

我们都知道 , 刘慈欣老师笔下的《三体》已成为中国科幻界的第一IP , 在国际科幻界的影响力方面国内无人能匹敌 。 那么问题来了 , 三体算硬科幻吗?
笔者认为 , 三体算是硬科幻——大刘以现有科学为基础 , 严谨地预测未来的发展道路 , 来描写了可能实现的新技术给未来世界带来的影响 , 不可谓不硬核 。

在小说中 , 像死线、光墓、黑域、慢雾这种设定虽然在现代物理学未能被证实 , 但也是建立在现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 , 在此方面《三体》已经赢过那些有着惊人脑洞的奇幻、玄幻作品太多了 , 这也正是硬科幻的魅力所在 。
如果这都满足不了你 , 还觉得不够硬核 , 那笔者只能建议你暂时告别科幻作品一段时间 , 去看下科研论文 , 那个比石头还硬 , 嘿嘿 。

当然 , 虽然不少科幻迷们对于“硬科幻”都比较推崇 , 但笔者认为 , “硬”和“软”只是分类不同而已 , 并不是评价一部科幻作品精彩与否的决定性条件 。
像《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头号玩家》、还有漫威、DC的一系列影片 , 虽然不是硬核科幻 , 但就是好看 , 好看就是好电影 , 这一点是没什么好说的 。

当然 , 硬科幻也存在一些知名佳作 , 例如《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 , 还有2019年火爆全国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 都算是较为硬核的科幻电影 , 这些作品相较于“娱乐性” , 要更加重视“科学性” , 选择以一个理性且冷静的基调 , 为我们讲述了精彩的故事 。

除了电影作品之外 , 近几年一些硬核向的科幻类游戏的进步速度不可谓不迅速 , 像是最近比较火的一款原创宇宙下的无尽策略手游《无尽的拉格朗日》 , 就得到了不少科幻迷玩家的认可 。

这款游戏之所以受欢迎 , 其中不可或缺的原因就是拥有精彩且严谨的设定——喜欢看科幻小说的朋友们应该知道 , 科幻作品的世界观设定是尤为重要的 , 这会决定体验者是否能够身临其境地代入作品之中 , 而《无尽的拉格朗日》在这方面可谓是相当出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