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


文章图片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


文章图片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


文章图片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




就在今天 , 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了一条重磅新闻 。
根据公开的报告显示 , 我国未来的宇宙航天科研计划将会加入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 , 那就是“近地小行星防御体系” 。
简而言之就是要利用当下和以后的科技力量预警或者规避可能发生的“天体撞击事件” 。
该消息一出不仅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 , 也引起了很多科学迷的热议 。
为什么中国科学界会突然提出这么一个“浩大”的太空工程计划呢?

不了解事情经过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 , 估计会认为又有小行星正冲着地球飞过来 。
这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天体事件” 。
但我国之所以提出“行星防御体系”其主要目的并不是“针对”天体撞击威胁的 。
根据国家航天局的规划 , 该防御系统只是未来中国探索宇宙空间总工程的某个环节 , 也可以说是一个阶段的步骤 。
而且这个计划一时半会也很难全面落实 , 更多的还是类似于“嫦娥五号”的基础科学项目的探索 。

不过常言道:“防患于未然” 。
早在三年前 , 美国NASA就已经提出并开始建造“太空防御体系” , 对外声明的也是“预防地外天体撞击” 。
所以我国提出类似的科研项目是完全符合宇宙研究发展形势的 。
何况小行星的威胁确实不是“危言耸听” 。
且不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前车之鉴 , 地球每年都有大量的陨石碎片和流星群坠落 , 谁能保证没有“大个子”的来地球“旅游”呢?

宇宙空间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空旷” , 实际上任何一个行星都时刻处于撞击事件的乌云中 。
1994年 ,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划破星际直冲太阳系而来 。
结果在途经木星轨道的时候被木星强大的引力牵制住 , 最终发生了震惊全世界的“彗木撞击”事件 。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根据科学家的计算 , “苏梅克·列维”撞击木星的能量相当于“40万亿吨TNT当量” 。
时至今日通过天文望远镜依然能够在木星的表面看到“巨大”的撞击斑痕 。
如果当年不是木星替地球拦下了这“致命的列车” , 我们将在彗星的光芒下等待最后的落日 。

不仅仅是木星这类承受着绝大多数撞击灾难的“巨行星” 。
我们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陨石坑”也在告诉人类建造“小行星防御体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 。
以人类科学现在拥有的科学技术 , 大部分天体事件在提前预知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前“消除”的 , 不过质量或者体积较大的“潜在小行星”依然没有足够完善的应对方案 。
我们也只能祈祷在人类科技进步到足以消除这些危险以前 , 不会再有第二个彗星光临太阳系了 。

根据国家航天局的规划 , 近地行星防御体系将会是中国未来20年航天探索的主干任务之一 。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太空防御体系将会在未来两年左右就开始搭建 。
宇宙对人类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 在宇宙的未解之谜面前整个人类文明都是蹒跚学步的婴儿 , 所以此时建造太空基地观察站“正当其时” 。
虽然具体的科研项目要建设到位还有一段距离 , 但我们一定能够成为太空探索领域的佼佼者 。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 我们在监控这些潜在天体威胁的同时 , 也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发现更多的宇宙奥秘 , 甚至发现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地外文明” , 那将是一件比应对小行星威胁更加重要的发现 , 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 , 或许会是一个比小行星的到来更早被揭晓的答案 ,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