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拦截卫星往往需要飞行数圈才能实现拦截 , 这是其弊端之一 。
(2)动能反卫星武器
动能反卫星武器的代表就是反卫星导弹 。
动能反卫星武器依靠高速动能 , 通过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毁目标卫星 。 其由推进系统、弹头、探测器、制导与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 如今 , 反卫星武器更多以电能为动力 , 使用电磁技术完成目标打击 。
(3)定向反卫星武器
定向反卫星武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脉冲武器、微波武器等 。
激光武器是通过高热、电离、冲击、辐射等综合效应 , 以定向光束形成杀伤力 , 主要破坏目标的传感器、光电仪器等 。
粒子束武器通过高能加速器将电子、质子、中子一类的亚原子粒子和中性原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 将其聚焦成密集的束流后射向目标 。
电磁脉冲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原理基本相同 , 其通过微波源发出的辐射 , 破坏卫星的电子系统 。 微波武器要求小、消耗低、燃料效率高 , 是灵敏性的最佳的攻击方法 。
3、卫星防御有哪些措施?人造卫星所带燃料不多 , 轨道固定 , 机动能力有限 , 外形也难于隐身 。 那么 , 了解了对卫星的攻击方式 , 有何防御措施可以采用呢?
(1)卫星加固
卫星加固是最常见的卫星防御措施 。 为了应对激光和粒子束攻击 , 将卫星的红外器、光电敏感器、光学镜头等进行加固 , 增加保护盖、保护罩等 。
(2)机动能力
在卫星上增加探测器 , 根据探测器信息改变运行轨道 , 避开可能的打击 。 但这往往需要消耗卫星巨大的能量 , 是被动应对之策 。
(3)诱饵
在卫星附近部署假目标 , 部署卫星的外形、尺寸和质量尽可能相同的假卫星等 , 欺骗敌方反卫星武器 , 摆脱敌方的跟踪、追击 。
(4)隐身
在卫星表面涂抹吸波材料 , 吸收敌方发射的卫星探测波 。 必要时候 , 卫星无线电暂停工作 , 静默后暂时隐蔽自身 。
(5)分布式小卫星
【美欧难言:中国组建的小行星防御系统是什么?对近地又有何影响?】在同一轨道的不同位置 , 或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 , 反卫星武器很难将其全部摧毁 。 即使部分损坏 , 其余仍能继续工作 , 从而提高了整个卫星系统的生存能力 。
(6)空间封锁
在近地卫星之间组网 , 连续地监控空间信号传输 , 并进行战略预警 , 对敌方的空间能力进行预估 。
4、结语两次世界大战告诉人类 , 制空权的重要性 。 但在不远的将来 , 制天权必将比制空权更加重要 。 中国组建自己的近地卫星防御系统 , 实在是神来之笔 。 当然 , 正如国家航天局所说 , 我们也是本着为人类发展贡献一份中国力量的初心 , 为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家园贡献一份中国力量 。
推荐阅读
- 对于马斯克的星链,我们有了应对方案
- 11天不吃不喝,连飞数万公里,横穿太平洋,一只飞鸟打破肉身极限
- 海谊科技|如何用分光色差仪来看光和颜色的组成部分?
- 主动亮剑!中国公布“小行星防御系统”项目,扛起守卫人类的大旗
- 推出外星防御系统!数万工程师苦干10年搞定,给白宫上了一课!
- 这部科幻力作揭秘:物种的进化是否需要牺牲另一种物种
- 撞击小行星!我国最新航天计划曝光:发射嫦娥6-8号、探测木星等
- 人类的出路在何处?最远飞船飞了40多年却连太阳系边缘都还看不到
- 我国将建立“近地行星防御”体系?航天局证实,为了应对潜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