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目前的应对之策好在太阳系内的小行星有这么一个规律 , 那就是个头越大的、数量越小 , 那么它们脱离原有轨道与地球相撞的几率就越小 。 据科学家判断 , 那些直径在20米以内的小行星 , 即使撞击到地球 , 在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之后 , 也很难产生较大威胁 。 以直径20米为界 , 平均直径大于这个尺寸的 , 就需要格外留意了 。
比如 , 直径50米的 , 大约每700年撞击地球一次;直径100米的 , 大约每5200年撞击地球一次;直径1公里的 , 大约每45万年撞击地球一次 。 而像6500万年前引发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 , 直径达到10公里 , 大约每2亿年才会撞击地球一次 。
所以 , 近年来 , 世界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小行星防御”计划的酝酿工作 , 先从提高小行星监测的质量和效率出发 , 不断夯实小行星撞击地球风险应对的基础 。 然后在监测工作的基础上 , 相应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应对方案 , 比较有代表的有:发射核弹提前轰炸、从地面或者近地轨道发射激光冲击波、提前发射航天器进行动能组合冲击等 。
比如 , 美国在2021年11月 , 就率先开展了相应试验 , 发射了DART探测器 , 寻找一颗太阳系内的小行星 , 然后运用动能冲击的方式 , 来测试改变小行星运行轨迹的可行性 。 我国于近期也发布了“小行星防御系统”建设计划 , 准备利用4-5年左右的时间 , 进一步完善小行星观测系统建设 , 同时也选择一颗近地小行星开展动能冲击试验 。
小行星向地球驶来这种规律我们不能改变 , 但是我们可以应用手中的技术 , 提前去应对 , 最大限度降低威胁和危险 , 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航天大国 , 一直在努力!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蛇会把自己的腿进化掉,用肚子行走真的更具优势吗?
- 美国探测器,在土星环上发现了什么?为何有专家认为它是空间站?
- 神秘病毒再次现世,香蕉或将迎来灭种危机,人类难以解决
- Cell 子刊:CHD8单倍不足影响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发育轨迹
- 为了吃它的肉,人类干预自然繁育,越强壮的比利时蓝牛便越受罪
- 荣登Science封面 !基因泰克团队发现癌症免疫疗法新靶点——ESCRT
- 陈根:超级细菌跨物种传播,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能超乎想像
- AbMole科研-TET1的下调通过减少AJAP1的DNA羟甲基化促进UBC细胞增殖和侵袭
- 独处实验:人被关久了,会发生什么? 结果令你 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