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和量子论融合的“理想之地”( 二 )



为了构筑黑洞视界的“防火墙” , 物理学家不得不放弃黑洞的一个原初特性 , 当某位探险者跌入视界时感觉不到任何的变化 , 想象力丰富的物理学家将探险者的毫无感觉称为“没有戏剧性” 。 防火墙概念让很多物理学家感到困惑不解 , 多数物理学家认为 , 防火墙概念有助于解决量子力学微妙的问题 。 波尔辛斯基认为 , 物理学家可能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 , 人们思考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 , 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 。
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设想了一种物理学的解决方案 , 假定在黑洞的视界外出现了两个伙伴粒子——老的粒子在黑洞视界内 , 新的粒子在黑洞视界外 , 它们可能是同一种性质的粒子 , 假如被黑洞吞噬的老的粒子遇到了黑洞内的虫洞 , 它被允许从虫洞的另一端跳出来 , 而黑洞外的新粒子不知道被黑洞吞噬的老的粒子发生了任何变化 , 除非在宇宙的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建立它们的关联 。
虫洞理论似乎给出了十分清晰的解决方案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拉斐尔·勃索解释说 , 好像观看一个“替身人”出演的影片 , 观众看到某角色出现在这个场景 , 同时看到某角色出现在那个场景 , 两个场景的角色人物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出演的 。 粒子跳跃可能难以实现 , 而“替身人”的解决方案似乎和量子力学的概念产生了冲突 , 虫洞理论的解决方案并不比另一种解决方案更有希望 。
高度浓缩的黑洞“奇点”可能仅是一种理论构想 , 一个真实的超大质量黑洞能否形成一个无体积的“奇点”?躲藏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和其它星系中心的黑洞能否浓缩为一个“奇点”?量子化的黑洞奇点离不开稳定而孤立的物理条件 , 奇点的量子力学特征使得它保持了比宇宙本身更长的时间 。 没有机会检验黑洞的“死亡假说” , 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顿佩奇曾和霍金开展了有关黑洞的合作研究 , 他认为“思想实验”是新奇的物理创意 , 没有人能活到检验新奇想法的年龄 , 探险者跌入黑洞视界的“思想实验”是一个疯狂的主意 。

(编译:2015-4-2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