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


文章图片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


文章图片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


文章图片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


核心提示:想必大家都想疫情尽早结束 , 那么何时才能控制住疫情呢?
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 , COVID-19大流行已导致全球近5亿人感染 , 并导致了超过620万人死亡 。
从全球范围来看 , Omicron导致了2022年1月左右新冠新增病例大幅上升 。

疫情病毒一直在不断的变化:
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 , 作为最大最复杂的RNA病毒 , 冠状病毒可拥有长达32000个核苷酸组成的基因组 。 所以新冠病毒变异也不足为奇了 , 这种病毒就像是天生为变异而生的 。
在我搜集的资料中 , 目前变异新冠病毒主要有六大种类:Alpha、Beta、Gamma、Delta、Lambda、Omicron 。
近日 , 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子刊《电子生物医学》发布了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 。
于文强表示 , 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 , 最主要的特征是不断变异 , 其必然结果就是导致新冠病毒突变株的不断涌现 。

要战胜新冠病毒 , 针对新冠病毒本身的药物研发必须跑赢新冠的不断变异 , 进而阻断新冠肺炎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
进一步研究发现“人也序列”定位于人类基因组中一种称为增强子的基因座位 , 而增强子被认为是人类基因表达的开关 。
有趣的是这些“人也序列”在159258个新冠病毒基因组中很保守 , 即不管病毒如何变异 , 这些病毒与人类的共同密码不会改变 。
此提示“人也序列”是所有不同变异新冠病毒致病的幕后黑手 。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 , 做出最新预测
近日有网贴宣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 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 一方面 , 病毒变异速度加快 , 三种类型的新冠病毒同时存在 , 传染力更是提升9倍以上 。
另一方面 , 被认为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唯一希望——新冠疫苗的研发周期过长 , 但有效期却很短 , 甚至不足数月 。
这也就导致了新冠肺炎可能成为一个比普通流感高10-50倍致死率的新型流感 , 并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 , 反复爆发 , 而老年人将是最大的受害者 。
受此影响 , 人均寿命也会大幅下降 , 隔离将成为常态 ,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方式也将改变 , 最终导致世界经济崩溃 。 ”

但前段时间 ,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在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与细胞出版社合作出版的英文期刊《创新》发表了题为《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评述文章 。
预测得出结论:新冠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左右结束 。

根据预测 , 到2023年11月COVID-19大流行结束时 , 全球确诊病例总数将至少达到7.5亿人 。
【此次新冠大流行何时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建平团队,做出最新预测】COVID-19的传播呈现季节性趋势 , 当寒冷天气来临时 , 会加速其传播 , 但尚不能断定季节性是决定性因素 , 还应考虑社会干预 。
因此 , 大家一定要在心理上重视新冠 ,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病毒与人体共存吗?
实际上 , 新冠病毒很可能随着变异而毒力逐渐减弱 , 最终走向“静默” , 变成条件致病病毒而与人类共存 。
有人说其传染性比原始毒株要强1.5倍 , 但毒力却未也随之增强 。 或许还可能更低 。 低到一定程度 , 自然就有可能产生“静默”现象 。
或者是呈现地方性季节性流行 , 或者是成为条件致病病毒 , 也或许像乙肝、艾滋病那样的在人体缓慢的复制破坏 , 也就是长期与人类实现真正的共存了 。

那么对此也要做好准备 , 从流行病学上对它的流行规律、从病毒学上对它的生物学规律、从临床上防治方面相对的措施、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防范措施 , 都要针对这个疾病、这个病原的特点做出相应的安排 。
就算它与人类长期共存 , 也不要恐慌 , 研发相应的疫苗及药物 , 无疑是最科学可靠的应对策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