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预计于2023年发射的中国空间站望远镜非常有气势 , 大小相当于一辆大客车 , 立起来有三层楼高 。 它的口径为两米 , 与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口径相当 , 而视场比哈勃望远镜大350倍 。
巡天光学舱段:真实数据究竟如何?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原本的设计构想是天宫空间站的一个舱段 , 与空间站对接为一体 , 便于日常管理与维护 , 不过这种模式有优点也有缺点 , 优点是就是检修非常方便 , 航天员出舱即可检修与维护!
而缺点则是巡天光学舱需要长期对准某个目标观测或者临时调整观测角度对突发天体进行观测 , 并且光学望远镜观测需要“绝对安静” , 空间站上航天员的工作与“走动” , 以及飞船的对接、舱外行走等都会造成大量震动 , 影响空间望远镜的工作 。
因此后来巡天光学舱变成了一个与空间站共轨运行的独立舱段 , 必要时空间站可以靠拢对其维护 , 正常工作时就是互不影响 , 不得不说真是个绝佳的创意 , 目前的哈勃望远镜就存在一个检修困难的严重问题 , 因为不与空间站共轨 , 只有航天飞机才能靠泊维修 , 而航天飞机早已于2011年退役 , 哈勃望远镜只能走一天算一天了 。
巡天望远镜 , 性能如何?
关于巡天光学舱的中文介绍资料比较少 , 很多都是要收费的 , 笔者翻到两份资料 , 一份是百度文库上的《中国空间站多功能光学平台高空间分辨本领多色深度巡天》中文版资料 , 另一份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詹虎老师于2019年11月5日在北京太空任务的弱引力透镜研究会议上的报告 , 两份资料有一些出入 , 下文来了解下: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詹虎的资料
一个是CSST(中国空间望远镜)装载的仪器设备介绍:
包括:测量相机(SC)、太赫兹接收器(THz)、多通道成像仪(MCI)、积分场光谱仪(IFS)、冷行星成像日冕仪(CPIC)等 , 下方还有光路结构以及设备所在光学舱的位置 。
这个页面是光学性能介绍 , 口径为2米 , 焦距为28米 , 光学极限分辨率是0.13角秒 , 其他的诸如指向精度等就不做介绍了 , 我们看关键光学参数 , 而另一篇则是百度上能搜到的资料:
推荐阅读
- 韦伯太空望远镜究竟有多厉害?你知道吗?或成发现外星人的关键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已确定,杨利伟是否也在其中?为什么网友很期待
- 鲨鱼 制霸海洋
- 全球天文学家正在狂欢,韦伯校准工作非常顺利,数据将全球公开
- 中国版星链计划,近地小型星防御系统将来令美国流汗
- 30米口径望远镜、太空望远镜!10年之后,我国天文观测将更强大
- 影响寿命的染色体端粒,用“旋理论”分析其运行机制和状态改善
- 神秘失踪的澳大利亚男孩
- 17国将入驻我国空间站,美也请求恢复航天合作,但放不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