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个世纪冷战期间 , 前苏联干过一件很疯狂的事情 , 那就是想要钻穿地球 , 到达地心 。 因为当时科学家们认为 , 地心的能量超过人类已知的一切能量 。 美国率先一步完成了登月 , 于是苏联为了挽回一局 , 决定朝着地心进发!
苏联开始了科拉深孔计划 , 试图钻到地心 , 从1970年开始 , 直到1994年结束 , 一共钻探了12263米 。 其中 , 最后的263米 , 足足花了10年的时间 。 可以说这个计划从前苏联一直延续到了俄罗斯 , 最后被迫放弃 。
关于放弃科拉计划的原因 , 民间众说纷纭 , 什么发现了地心的人类 , 什么异形生物之类的 。 其实 , 理由很简单 , 一是由于经费不足 , 二是因为 , 以人类目前的力量 , 不要说进入地心了 , 连打通地壳层都不可能做到 。
那么 , 地球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我们能否突破地壳层?人类能否到达地心?凿穿地球会有什么结果?看完本文你就会知道 , 地球不能被钻穿!原来后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
地球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其实地球的结构往大了说很简单 , 有一个内核、有一个外壳 , 还有一个地幔 , 类似于一个三明治 , 但这个三明治是球形的 。
地球的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地壳表面 , 而我们看到的地理万象 , 如海洋湖泊、山川河流等 , 也都是地壳的一部分 。 地壳的平均厚度在17000米 , 也就是说当年苏联的地心计划 , 没有钻穿地壳 。 地壳可不单单有生物和地理环境 , 在地壳中 , 还存在着远古的遗迹 , 它们或成为了能源 , 像煤、石油、天然气 , 或成为了化石 , 比如恐龙 。
地壳之下就是地幔了 , 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界面叫做莫霍界面 。 地幔是地球的主体 , 厚度达到了2850千米 , 质量占据了地球的67.8% , 体积更是占整个地球的80%以上 。 地幔分为上下两层 , 上地幔有一个厚度约为200千米的软流层 , 物质呈现熔融态 , 我们常说的岩浆就是在地球内部的压力之下喷出来的软流层物质 。 上地幔的温度在700至1400摄氏度之间 。
下地幔的密度就要大很多 , 而且是固态 , 这里的压强和温度已经是碳基生物无法承受的地步 , 最高可达3000摄氏度 。 科学家们认为 , 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地心人类 , 因为那里的温度只会比地幔还高 。
地核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心 , 是一个密度超级大的实心球 , 每立方厘米就有10.7克 , 温度4000到6000摄氏度 。 这里不仅温度高 , 压强更是高到离谱 , 外地核部分就已经是136万个大气压 , 而内地核部分 , 超过360万个大气压 。 地核与地幔的分界线叫古登堡界面 , 在地核和界面的交界处 , 部分地核呈现熔融状态 , 且能够流动 。
地核最多的元素是铁和镍 , 它们很有可能在地核里进行着剧烈的聚变、裂变反应 , 是个巨大的反应堆 。 科学家们所说的能量 , 应该就是指地核反应能 。 地球产生的磁场 , 可能就是地核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
我们能否突破地壳层?如果人类的技术足够钻穿地壳 , 达到上地幔 , 那么整个地壳将会被岩浆覆盖 。
要知道 , 上地幔的软流层虽然压强不及下地幔和地核 , 但是也能达到100万个大气压 , 平时就会喷一些软流层出去 , 更不要说故意破坏 。 这就好比一个气球装满了水 , 我们的地壳是气球那层薄薄的外皮 , 里面的水是软流层 , 气球自己有个洞和人为扎个洞 , 后果是不一样的 。 前者大不了漏水 , 后者是直接爆炸!
推荐阅读
- 罕见中型黑洞或藏于核星团内
- 智人凭借什么战胜了脑容量更大、身体也更强壮的尼安德特人?
- 人被斩首后,还会有意识么?这位法国科学家用自己的生命做了实验
- 免疫细胞临床普及,到底还有多远?
- 吃糖多老得快?科学家:是真的!糖分导致端粒缩短,或降低寿命
- 技术打开感知世界:当感官数字化,会发生什么?
- 一个难以相信,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贫瘠地区
- 真的可以返老还童吗?科学家让细胞年轻“30岁”,如何做到的?
- 3位“死不了的人”,各个天赋异禀,科学家也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