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图计划|6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巨变2021”: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发掘出第二桶金

云图计划|6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巨变2021”: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发掘出第二桶金

文章图片

云图计划|6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巨变2021”: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发掘出第二桶金

文章图片

云图计划|6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巨变2021”: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发掘出第二桶金

文章图片

云图计划|6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巨变2021”: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发掘出第二桶金

监管加强、版号停滞、股市动荡……
即便是对头部公司而言 , 2021年游戏行业的外部环境给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在这种背景下 , 企业都在寻求破局之道 , 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大厂集中盯上了海外市场 。 当然具体到单一家公司 , 还有更多内部因素需要考虑 , 所以在2021年各家转变也有不同思路 。
基于游戏日报研究院【游戏公众公司市值排行榜】的观察范围 , 我们分析了80余家上市游戏公众公司的财报 , 找到了其中游戏业务变化最为突出的6家公司:


游族网络:断臂求生的渡劫
2020年末 , 原实控人逝世让外界普遍对游族的发展前景产生担忧 , 而那一年游族财报数据也确实不乐观 , 扣非净利润亏损翻倍达到了3.61亿元 。 业务表现不理想的背景下 , 从“原实控人个人决策为主”的管理模式变为集体决策来推进转型 ,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根据游族2021年财报透露的情况 , 这一年游族为稳定团队和改善业务做了大幅度改革 , 主要是三大变动:
①提升激励机制、福利、奖金 , 向价值创造者倾斜 , 包括设立“20+X”激励政策、推出长期股权激励计划等 , 通过多层次的激励来提高人才竞争力;
②明确“聚焦主营业务、主力赛道和主力项目”的策略将内部资源向游戏研发倾斜 , 在2021年初剥离了电竞、MCN等非主营业务;
③对研发和发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五大研发工作室升级成为一级部门 , 具有更多的独立运营及决策权;成立创新院 , 主要负责技术突破和新品类探索等;成立全球发行事业部 。


可以确认的是 , 游族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流失了一些人才 。
财报显示2021年游族有7位高管离职 , 其中包含副总经理许彬(在原实控人逝世后曾代理董事长)、首席产品官陈文俊(2011年加入游族 , 曾任游族第一任运营总监、战神工作室群总经理、研发副总裁)、商务副总裁赵于莉(自2016年担任游族日本地区业务负责人)和财务总监费庆(2021年因职业发展原因辞任) 。 另外 , 此前游戏日报也曾报道 , 前游族核心发行人员李明带团队加入了祖龙娱乐 。
游族的员工数量在这一年也有所下滑 , 从2100余人下滑到了1700余人 , 幅度约23% 。
不过2021年的最终成绩单说明游族已经渡过了初期的转变之痛 , 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达1.68亿元 , 相比去年增长3.56亿元 。 尽管扣非净利润仍为亏损状态 , 但主要是受收购的海外游戏公司Bigpoint HoldCo GmbH商誉减值影响 , 本体业务表现良好 。
当然 , 游族能否在2022年保持住稳定发展 , 才是判定其后续走向的关键一年 。
恺英网络:打破单一游戏品类桎梏
2020年是恺英网络的战略转折年 , 而2021年可以算是恺英网络新战略的“成果验收年” 。 尽管《刀剑神域黑衣剑士:王牌》等新品在玩家眼中还是传奇类MMO味道 , 但恺英网络确实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让“业内对它的认知”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不是只有“传奇” 。
和游族相同 , 恺英网络的转型也有着内部动荡的背景 。
主要高管的相继出事以及后续传奇IP授权纠纷的牵扯不清 , 让恺英网络不得不求变 。 2019年管理层重构后先对股权结构、版权和诉讼等问题进行改进 , 2020年新领导团队提出了游戏业务的核心战略:以研发、发行、投资与IP三个方向作为推进思路 。
2020年财报数据已能验证这一战略的有效性 , 恺英网络成功扭亏为盈 , 净利润达到1.77亿 。 而在2021年恺英网络加大力度推进 , 实现了净利润224.14%的高增长 , 达到了5.76亿元 。
在这一年 , 除了维持传奇产品运营外 , 恺英网络推出了《刀剑神域黑衣剑士:王牌》《魔神英雄传》和《敢达争锋对决》 , 均取得了不错的关注度和流水成绩;投资了数字浣熊、仟憬网络、动钛网络和光粒网络4家游戏公司 , 另外还拿到了4个新的大IP(斗罗大陆、盗墓笔记、仙剑奇侠传、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 。


值得注意的是 , 与大多数公司对外收购的“默不作声”不同 , 恺英网络的官微会更为主动的曝光自身新投资动态或者是其投资公司的新动态 , 可以感受到正在积极的对外展现公司当下情况 。 这点与他们主动推进披露传奇IP版权进展类似 , 能增强投资者信心 。
归结恺英网络2021年财报的亮点 , 编者将其总结为“打破单一品类桎梏” 。
这一方面表现在其对主营业务的描述中单列了非传奇IP产品的成绩 , 确实做到了初步转型;另一方面其11款在研储备产品有6款明确是战略转型/扩展新品类 , 另外5款从名称上来看也基本与传奇无关 。 或许这批产品面市后 , 恺英能真正去掉传奇的标签 。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 , 2021年财报还透露出恺英网络的研发团队同比增长了接近20% , 按照这个走向 , 如今恺英的研发团队应该已经是千人规模 。
禅游科技:新营销带来老产品第二春
禅游科技不是2021年最赚钱的游戏公司 , 但绝对是财报最好看的上市游戏公司 。
2021年禅游科技营收同比增长98.5%达到了14.7亿元 , 净利润同比增长126.4%达到了5亿元 。 其首席执行官叶升、首席技术官杨民的年薪从2020年的390万涨到了2021年的1642万 , 在上市游戏公众公司曝光的高管年薪中并列排在第5位 , 仅次于腾讯总裁刘炽平、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网龙副董事长梁念坚和壳木游戏总经理易律 。
财报透露 , 禅游科技旗下的重点棋类游戏《指尖麻将》在2021年取得了重大突破 。 而这一年禅游科技的棋类游戏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325.6%达到了9.18亿元 , 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8.7%提升到了62.3% 。 全部游戏付费用户的ARPPU值从36元增长到了88元 。
官方对其变化产生的原因解释为:①游戏新玩法的推出 , 例如“四季常春”胡牌更爽 , 特别也做了符合年轻用户喜好的优化;②尝试了新推广方式 , 加大了在抖音、腾讯视频号、快手、西瓜视频和头条等新媒体上的投入 , 从而带来了更多新用户 。
从七麦数据统计的畅销榜排名曲线上 , 可以看到《指尖四川麻将》在2021年3月份左右出现大幅跃升 , 此后一直维持在畅销榜TOP30左右的排名 。 另外经游戏日报了解 , 其2021年从“指尖四川麻将-3D棋牌游戏”更名为了“指尖四川麻将-主播最爱麻将” , “指尖四川麻将”话题在抖音的播放量也高达43亿 , 可以分析出新的营销方式给其增长带来了极突出的助力 。


另外禅游科技2021年财报也公布了其版号储量健康 , 去年拿到了14个新版号 , 目前手握86个游戏版号 , 其中36款拥有版号的游戏还未投入运营 。
天神娱乐(天娱数科):游戏成第二业务
经历管理团队重整与司法重整后 , 此前债台高筑的天神娱乐完成了“重生” 。 原实控人朱晔放弃表决权后 , 天神娱乐变成了无实控人状态 , 由职业经理人团队来带动公司的转型发展 。
转型之后 , 天神娱乐确定了电竞游戏和数据流量两大主要业务方向 , 一些无关业务逐渐被剥离 , 研发业务精简 , 低成本运营老产品并加强海外布局 。 之后2020年天神娱乐财报实现扭亏为盈 , 渡过了退市危机 , 然后在2021年5月份ST天神成功脱帽 , 这是第一波儿成绩 。
2021年天神娱乐的业务战略方向并没有巨大变化 , 游戏方面重点动作主要是出售了幻想悦游优化资产 , 推出了数字竞技平台“PK.NOW!” 。 不过因为数据流量业务营收的大幅增长 , 游戏业务出现了被动的变化 , 从天神娱乐的营收第一主力变成了第二业务 , 占总营收比重17.1% 。
不过如果扣除掉营业成本 , 电竞游戏业务利润为1.4亿元左右 , 数据流量业务利润为2亿元左右 , 并不像营业收入那样落差巨大 。 2021年年底宣布计划将证券简称更名为“天娱数科” , 并在今年2月份正式落实 , 可以看到天神娱乐在2022年将会进一步主抓数据营销业务 。
整体来看这一年天神娱乐的业务发展 , 虽然对比2020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 , 但扣非净利润亏损缩减了90% , 走向良好 。 其总经理徐德伟在年度总结上表示 , 2022年的目标除了继续推进业务纵深发展外 , 还会进一步优化参股公司资产 , 彻底解决遗留问题 。
这一年游戏日报也注意到了天神娱乐官司缠身 , 大量的股民投资者针对天神娱乐此前的“虚假陈述”而进行了索赔 , 目前还有一些案件尚未判决 。


英雄互娱(英雄游戏):转为研发型公司
CFO蔡悦表示 , 英雄互娱在2021年已转型为研发型公司(此前以发行为主) 。
财报也透露出了这一转型在2021年的数据变化 , 研发费用达到4.3亿元 , 同比增长超89% , 在80余家观察范围内的上市游戏公司中极为突出 。
今年2月份 , 英雄互娱宣布推出全新品牌“英雄游戏” , 同时也对外公开了十大自研工作室 , 包括云端、极光、大玩娱、大鱼、IGAME、极速、Halo、潘神、光影及山嵐工作室 。 游戏日报了解到其对应了10款自研产品 , 预计会在2022年-2023年期间上线 。


这些动作可以看出英雄互娱转型的幅度之大 , 考虑到尚未有具体成绩出来 , 还需要时间来验证这一转型的结果会给英雄互娱带来多大的影响 。
晨鑫科技:几近放弃游戏业务
因为业绩前景不明而选择转型的还有晨鑫科技 , 但是其结果并不理想 。
不久前 , 因两年连续净利润为负 , 且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亿元 , 触发了相关的股市规定这家自2010年上市的公司宣布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 而且截至发稿前 , 晨鑫科技并未公开透露过申诉的计划 , 有股民表示退市可能性较大 。
晨鑫科技最早是做的海产品业务 , 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通过置换与收购的方式 , 拿到壕鑫互联(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 , 进军了游戏互联网领域 , 主营业务也变更成为了游戏 , 2018年游戏业务在晨鑫科技营入中占比达到了87% 。


不过自从2018年遇到行业监管重大变动后(版号停发) , 晨鑫科技的净利润就开始一蹶不振 , 开始进入持续净亏损状态 。 2020年晨鑫科技再次谋求转型跑去做芯片和智慧打印业务 , 游戏业务营收在这一年占比急剧下滑到了2.71% , 而在2021年晨鑫科技更是几近完全放弃游戏业务 , 财报中公布的游戏业务营收仅659元 , 占比不足0.01% 。
然而放弃游戏业务并没有拯救晨鑫科技的业绩表现 , 尽管2020年净亏损进半 , 但2021年再次拉大接近2019年的数据 , 单季度最高亏损达到了6961万元 。
除了上面列到的6家公司外 , 2021年还有一些稳步推进转型的公司 , 例如创梦天地主营的游戏业务营收下滑 , 财报表示是公司继续在终止不符合创梦天地战略的产品 , 其线下IP衍生品业务以及未进行大范围曝光的数字化工具Fanbook , 都可能成为新的重要增长点 。
当然也有一些“看似转型实则没什么变化”的公司 。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中青宝 , 去年下半年因为《酿酒大师》挂钩元宇宙股价暴涨后 , 其对外宣传一直在强调元宇宙 , 甚至与节日挂钩做过“永生元宇宙” , 但在经历了证交所多次关注后 , 其财报显得很“老实” , 一次都未提及“元宇宙” , 而营收也仍是主要来自于“麻将系列”与联运《阴阳师》 。
【云图计划|6家上市游戏公司的“巨变2021”: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发掘出第二桶金】2022年 , 外部环境的变化仍对游戏行业有着持续性影响 , 这一年各家游戏公司会如何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 我们会密切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