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亿光年处,科学家发现“宇宙战争”遗迹,创痕直径达1.7万光年( 二 )



这次发现的星系相撞着实有些惨烈 , 因为其中一个编号为“R5519”的星系中间被撞出了一个直径1.7万光年的打洞 , 直接从圆盘星系变成了圆环星系 。
科学家的判断方法一般来说 , 星系中恒星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寻的 , 通常中间密度大 , 越靠近星系边缘恒星就越稀疏 。

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R5519”时就察觉到它其中恒星的异常分布——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空洞 , 没有任何恒星的存在 , 而外侧环形区域中分布着大量恒星 。
在后续的研究中 , 科学家们又发现“R5519”中恒星形成速度极快 , 至少是正常速度的50倍以上 , 由此确定“R5519”曾受到过猛烈的外力撞击 。
为什么?
恒星诞生于致密的分子云中 , 但并不是说分子云一定会孕育恒星 , 因为让其坍缩成恒星需要一定的外力打破原先的平衡 。

就比如说太阳系 , 如果不是孕育太阳的分子云附近发生了超星系爆炸扰动了分子云 , 可能根本就没有现在的太阳系 。
什么样的宇宙事件能影响一个星系中的恒星出现速度?答案只有一个——星系相撞 。

最后 , 科学们根据现有证据得出结论:“R5519”在若干年前曾被另一个星系猛烈撞击 , 这次撞击带走了它中间区域的恒星物质 , 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巨大空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