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水库上万条野生鲫鱼逆流而上,竟是为产卵洄游,为何今年这么多】几天前 , 在江西吉安的一个水库中出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随着水库的闸门缓缓开启 , 上万条野生鲫鱼蜂拥而出 , 它们逆流而上 , 不知道要游向哪里 。 如此壮观的一幕 , 自然也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
作为一种常见的鱼类 , 人们对于鲫鱼可说不上陌生 。 由于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 , 鲫鱼还不“挑食” , 所以在很多水域中都可以看到鲫鱼的身影 。 不仅如此 , 营养价值很高的鲫鱼更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
不过 , 我们食用的鲫鱼其实并不是野生鲫鱼 , 而是人工饲养的 。 在这个前提下 , 人工饲养的鲫鱼数量再多其实也算不上令人惊讶 。 可在江西的这个水库中出现的上万条鲫鱼可都是野生鲫鱼 , 数量如此庞大的野生鲫鱼 , 它们“集体出动”究竟是要去做什么?这种现象的背后代表着什么含义?
对于这些问题 , 水库的主人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 据他所说 , 每年春天的时候 , 由于降雨量增加 , 水库涨水 , 他都会打开水库的闸门放水 。 每到这个时候 , 他也都能在水中看到一些逆流而上的鲫鱼 , 这对他来讲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了 。 但同时水库主人也表示 , 和以往的经历相比 , 这次野生鲫鱼的数量让他也感到十分震撼 , 甚至给人一种用手随便一捞就能抓上来好几条鱼的感觉 。
而至于这些野生鲫鱼要去做什么 , 水库主人也心知肚明 , 他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产卵洄游 。
产卵洄游 , 还有另外一个名字 , 叫做生殖洄游 。 这是鱼类的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 每年的冬季来临时 , 为了生存 , 很多鱼类会游到一个适宜过冬的地方来度过整个冬天 , 这个地方被称为越冬场 。 在水产养殖中 , 也有在冬天设立一个让鱼“长膘”的地方让它们度过整个冬天的方法 , 这个地方被叫做肥育场 。
而所谓的产卵洄游 , 则是冬天过去 , 春天来临 , 温度升高 , 鱼类从越冬场或者肥育场离开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产卵的这样一种运动 。 不过由于鱼的种类不同 , 它们的卵适宜生长和发育的条件也不同 , 所以每种鱼类产卵洄游的距离和移动方向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
比如 , 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 鲫鱼的产卵洄游一般发生在三四月份;在加拿大的多伦多 , 每年的十月份都有两种当地特有的景色等待着人们去欣赏 , 一种是枫叶 , 另外一种就是三文鱼的生殖洄游;在我国的赤峰市 , 每年四月底到五月初 , 同样可以看到华子鱼溯河而上的奇特场景 。 这些都是在自然界中为数不多我们可以肉眼见到的鱼类产卵洄游的景象 。
这次水库中的上万条野生鲫鱼成群结队地逆流而上 , 也就是为了去寻找适宜的地方产卵 。
不过 , 虽然知道了这些鲫鱼的行为是产卵洄游 , 很多人还是不免感到担忧 。 就如水库主人所说 , 产卵洄游的现象每年都有 , 但今年的场景实在是让人感到异常——野生鲫鱼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 这种异常的背后会不会有什么秘密?联想到曾经一些大型灾难发生前 , 很多动物也都表现出了十分异常的举动 , 这不禁让很多人慌了神 。
实际上 , 这种异常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环境的影响 。 鱼类的洄游运动本身就是鱼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 。 而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 , 鱼类的洄游也并不是固定在每年同一个时间发生的 。 在往年的三四月份时 , 气温逐渐回暖 , 鱼类自然就会分批地产卵洄游 。 而今年则稍稍有所不同 , 在今年的前段时间 , 气温和往年相比明显低了许多 , 所以鱼类的产卵洄游也就延后了 。 四月初温度回升 , 条件适宜 , 水库一开闸 , 野生鲫鱼们自然就“迫不及待”地向产卵地游去 , 造成了上万条野生鲫鱼逆流而上的壮观景象 。
推荐阅读
- 2016年,陕西女子上楼收疏通管理费失踪,第三天哥哥拿编织袋出门
-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后集体失踪,4年过去,6旬老人靠此成功翻盘
- 一斤8000元!9条罕见的刀鱼现身靖江鱼塘,鱼塘主:从未放过鱼苗
- 男子因欠下5千万,被债主“铁笼沉尸”80米水库,2年后才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