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为什么不是院士呢?


郑强为什么不是院士呢?


文章图片


郑强为什么不是院士呢?


文章图片


郑强为什么不是院士呢?


文章图片


先了解一下郑强本人
郑强 , 男 , 汉族 , 1960年9月生 , 福建武夷山人 , 中共党员 , 工学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他确实是很了不起 。

回归问题 ,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得先要了解两方面:
【郑强为什么不是院士呢?】院士的选拔制度;
郑强有没有达到标;
院士的选拔制度
院士 , 一般就是指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 。 院士可以说是我国最尖端的人才了 。
百度百科如是描述:
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 一般为终身荣誉 。 在中国 , 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 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 , 优化学科布局 , 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 , 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17年11月28日揭晓, 共有61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其中 , 数学物理学部11人 , 化学部9人 ,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 , 地学部10人 , 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 , 技术科学部12人 。
中国最早的院士产生于1948年3月 , 即中央研究院院士 , 通过层层选拔 , 81人当选为第一届中国院士 , 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著名学者 , 此次院士选举 , 比较充分展示了学术成就而非政治主张的推选理念 , 如异议人士郭沫若先生因为在甲骨文等考古工作方面的突出成果而获得胡适举荐并获选 。 这次选举中 , 除了中央研究机构以外 , 获选人数最多的四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 。

那怎么样才能成为院士呢?
院士评选都是需要提名的 , 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 现在一般来说是二年一选 , 一共选不超过60人 。
院士的具体评选是非常苛刻的 , 对相关人士的各方面要求都极高 , 并不是有名气就可以当得上 , 例如袁农平在四次被省推荐才能成为院士 , 前面三次都被驳回了 。

院士都有什么福利?
两院院士每人每月发放1000元津贴 , 资深院士额外领取津贴标准每人每年为1万元人民币 , 资深院士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
郑强达到了院士标准了么?
小编觉得是郑强是达到了标准 , 但他的某此观念可能与传统不大一样 , 中科院也是担心这一点吧 。 郑强的材料的研究及教育领域均是非常拔尖的人物 , 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介绍 。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0年3月浙江大学官网显示 , 郑强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 。 在多相/多组分复杂高分子填充体系流变学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 提出被国际上誉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变“两相”模型 。
科研承担
根据2020年3月浙江大学官网显示 , 郑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 , 经费总额度3000余万元 。
专利成果
根据2020年3月浙江大学官网显示 , 郑强先后获国家授权专利3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应用研究成果已产生经济效益逾20亿元 。

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郑强认为大学光有大楼是不行的 , 必须抓内涵 , 狠抓教学 , 首先就是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 他还认为绝对不能让孩子永远穷在山沟里 , 一定要让孩子走出去 。 一定要让本科的学生 , 去中国好的大学读书 , 去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读书 , 于是他本人着手启动了“博学计划” 。 同时他还坚持不要盲从、不要模仿、不要跟踪的办学理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