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青海湖|穿过古桥,品桂乡遗韵

文章图片


作者:周哲文
咸宁被誉为“千桥之乡”
从前的人走过街巷、跨过小桥
消失在时光中
如今的人追寻过去的痕迹
踏上古桥 , 感受时移势迁
触摸历史的痕迹

姜咏胜/摄


刘家桥是汉皇刘邦同父异母弟弟刘交的第60代后裔刘伯常迁居于此后 、建筑繁衍而成的古民居群 , 已聚族居住4个世纪 , 被誉为“楚天民俗第一村” 。 刘邦幼弟 , 西汉楚元王刘交 , 又被封为“彭城王” , 是为刘家桥人的封王始祖 , 由他而始 , 传承至刘家桥已有八十一代 。

刘家廊桥 , 飞架白泉河上 , 独孔 , 拱形 , 垒石而成 。 桥上盖有廊亭 , 廊亭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 。 青瓦盖顶 , 两侧桥身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 , 墙内置有长凳 。 昔日桥东头设有炉灶、木制大茶桶、小竹茶筒 。

古代和近代 , 这里是江西、通山 , 通往咸宁、汉口的主要通道 , 廊桥上热闹非凡 。 远望刘家廊桥 , 古朴典雅 , 碧葱葱 , 几株古柳掩映 , 清悠悠一脉白泉反照 , 有道不尽的诗情画意 。 正如廊桥上一副对联所云:“水秀山青古道萦纡墨第 , 峰回路转小桥飞跨刘家桥 。 ”

刘家桥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为一体 , 蕴含着丰厚的楚南文化特色 , 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 。 成千上万游客慕名前来观光 , 导演也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 , 先后有《汀泗桥之战》、《汉正街人》、《守望家园》、《桂花嫂》等剧到这里拍摄外景 。


汀泗桥始建于1247年 , 为湖北省现在最古老的石拱桥 。 始建于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 ,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重修;3孔拱式廊桥 , 石筑桥拱 , 木构廊屋 , 长42米 , 宽4.7米 , 高5.1米 。 汀泗桥因北伐战争中著名的汀泗桥战斗而闻名全国 。

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十分关键的一战 , 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与军阀吴佩孚在此展开一场激战 , 北伐军大败吴佩孚的北洋军 , 使其从此一蹶不振 , 为北伐军进军武昌开辟了道路 , 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