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主业承压


中国医药主业承压


中国医药2021年各条业务线经营均不乐观 , 净利润腰斩 , 资产质量也表现欠佳 。
本刊记者杜鹏/文
2021年 , 中国医药(600056.SH)实现营业收入362.34亿元 , 同比下降7.83%;净利润6.47亿元 , 同比下降50.63% 。
中国医药净利润大降与主业承压有关 , 其各条业务线经营均不乐观 。 尽管公司压缩各项费用支出 , 并且采取了更为激进的会计政策 , 但仍未能阻止净利润腰斩 。 与此同时 , 公司资产质量也欠佳 , 表现为应收账款高企、参股资产盈利能力偏低 。
中国医药虽然业绩不好 , 但在二级市场却是大放异彩 , 2022年3月以来股价最大涨幅超过3倍 , 与其和辉瑞合作新冠口服药有关 。 整个事件过程中最奇怪的是 , 在重大利好发布前 , 公司股价就已经提前大幅上涨 , 内幕信息存在提前泄露之嫌 。
业绩腰斩
中国医药2021年收入下降7.83% , 为2007年以来首次 , 2018-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2.14%、13.8%、11.41% 。
中国医药主营业务有三块 , 分别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国际贸易 , 2021年收入均有所下滑 。
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原有大品种持续受带量采购、限抗、医保目录调整等因素影响 , 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09%至35.79亿元 , 其中制剂药下降11.27%至23.04亿元、原料药下降10.84%至7.5亿元 。 在集采压力下 , 该板块2021年毛利率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至51.89% 。
公司医药商业板块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1%至246.87亿元 , 主要是由于海内外防疫业务规模减少所致 。 公司国际贸易板块2021年营业收入下降33.17%至83.97亿元 , 毛利率下降4.47个百分点至15.59% 。
在主业承压的情况下 , 中国医药大幅压缩费用支出 , 公司2018-2020年销售费用分别为35.14亿元、34.39亿元、24.85亿元 , 其中2018年为历史最高值 , 2021年继续压缩至22亿元 , 相比2020年减少4.85亿元 , 相比2018年减少10.29亿元 。 在集采政策下 , 被纳入带量采购的药品 , 采购量以合同的形式规定下来 , 保证了药品的进院采购 , 节省了中间的销售费用 。
公司2021年管理费用同比减少4.94%至8.85亿元 , 减少金额4599万元 。 在该科目下 , 减少金额最多的是名为“其他”的细项 , 金额从9804万元减少至3419万元 。 不过 , 其中的“职工薪酬”并没有下降 , 反而从4.86亿元增加至5.13亿元 。 在经营压力下 , 管理层薪酬仍然有所上升 , 并没有做到与上市公司同甘共苦 。
【中国医药主业承压】对于研发投入的会计处理 , 中国医药采取了更加激进的会计政策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1.8亿元 , 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1.23亿元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68.18% 。 而在过去的2018-2020年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分别为50.60%、45.73%、57.99% , 2021年显著高于往年水平 。
中国医药研发投入主要应用于医药工业板块 。 A股医药工业上市公司中 , 总市值排名靠前的有恒瑞医药、智飞生物、君实生物、百济神州 , 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2.03亿元、8.14亿元、20.69亿元、95.38亿元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分别为4.19%、32.11%、零、零 。
对比可以发现 , 中国医药研发投入总额远少于上面4家上市公司 , 但是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却要高得多 , 表明其采取了较激进的会计政策 。 2021年年末 , 公司账面上开发支出达到3.83亿元 , 2022年一季度末继续攀升至4.03亿元 。
研发投入资本化可以直接增厚净资产和净利润 。 中国医药2021年净利润6.47亿元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9.01% 。
尽管中国医药压缩费用支出且采取了更为激进的会计政策 , 但是仍未能阻止净利润腰斩 。
资产质量欠佳
中国医药资产结构中金额最大的是应收账款 , 2021年年末账面价值111.66亿元 , 占总资产的35.89% , 2021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1天 。
医药贸易是中国医药的核心收入来源 , 2021年贡献营收246.87亿元 , 占全部营收的比例接近七成 。 A股医药上市公司中 , 同样从事医药贸易业务的有国药股份、国药一致 , 2021年医药贸易业务收入分别为470.63亿元、474.16亿元 , 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36%、68.34% 。 因此 , 三者具有可比性 。
2021年年末 , 国药股份和国药一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7.12亿元、159.65亿元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3天、78天 。
对比可以发现 , 中国医药营业收入远少于国药股份 , 但是应收账款总额却大幅高于后者;且周转天数均显著高于两位同行 , 说明其对下游给予了更加宽松的销售政策 , 营收含金量不如同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