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 长城汽车研发资本化比例高达64% , 长安汽车27% 。 还原来看 , 长城的总研发投入 , 高达90.67亿 。 而长安汽车 , 只有48.27亿 。 相差小一半 。
来源:iFinD , 长城(左)长安(右)
再比较一个更直观的数据 。 截止2021年底 , 长城汽车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4万件 ,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23件 。 而长安汽车 , 累计拥有专利6255件 , 其中发明专利1633件 。
研发投入决定科研实力 , 研发专利体现研发成果 。 从这两个维度来看 , 长安汽车都远不如长城 。
2?品牌渠道并未重建 , 仍然聚焦低价市场
那么 , 长安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 , 突破200%增速 , 逐渐反败为胜的?是品牌渠道重塑 , 客户价格带逐渐上移了吗?
很可惜 , 并不是 。 长安的新能源汽车依然聚焦于低价市场 。
这一点 , 跟我们前面说的长安汽车技术上不去 , 成本下不来并不矛盾 。 因为长安为低价客户提供的车辆 , 主要是“代步车” 。 爆款车型奔奔E-Star , 对标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
来源:懂车帝
至此可见 , 长安汽车另辟蹊径 , 走出了第三条路 。 完美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成本售价双高 , 与自己占优的低价客群不匹配的矛盾 。
但是 , 这条路 , 能走多远?
2021年 , 长城销售新能源汽车13.9万辆 , 实现销售收入为94.7 亿元 , 另有补贴收入16.27亿 。
而长安汽车 , 累计销售新能源车辆11.3万辆 , 带来的销售收入只有12.36亿 , 再加上政府补贴的1.26亿 , 二者合计 , 还不够长安的补贴收入 。
来源:长安汽车2021年年报
长安汽车 , 2021年营收上千亿 。 而靠代步车 , 实现的销售收入不过十几亿 。 这么来看 , 与其说长安是在向新能源汽车转型 , 倒不如说只是缓解了在双积分政策下 , 传统车企不得不销售新能源汽车的压力 。
更何况 , 在代步车这个相对无门槛的赛道 , 竞争时刻存在 。 长此以往 , 恐怕路只能越走越窄 。
三、备战插混 , 根本障碍仍在
当然 , 这样的问题 , 长安自然比我们更清楚 。 从其年报来看 , 代步车只是起点 。 2022年 , 长安汽车计划投放多款新车 , 聚焦于电气化、电动化、智能化 。
来源:长安汽车2021年年报
另外过去一年 , 新能源汽车赛道 , 呈现出了一个新趋势 , 即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重要性逐渐提升 。 此前 , 长城、奇瑞发布了DHT混动平台 。 而后比亚迪DM-i超级混动锡类车型上市热销 。 2021年 , 长安也发布了基于蓝鲸平台的IDD混动系统 。
可见 , 长安汽车的野心 , 绝不会止步于新能源代步车 。 只是 , 根本问题仍在 。
今日的长安 , 并不具备技术优势 。 而且以往 , 长安品牌渠道定位偏低 , 也不具备市场优势 。 那么 , 竞争之下 , 长安如何能够脱颖而出?
燃油车赛道 , 长安与长城错位竞争 , 或许难分高下 。 但新能源赛道 , 长安恐怕只能以己之短 , 攻彼之长了 。
推荐阅读
- 案件回顾:湖北一位15岁伴娘因太漂亮,遭新郎惦记,最终酿伦理悲剧
- 海南两名女子河边捡螺落水双双溺亡,村民:姐姐掉进沙坑妹妹去救,2人均已成家有孩子
- 颜值不输奥迪,新车标撞脸雅迪,长安大轿跑,油电氢一把抓
- 定金破亿!比亚迪5.25米保姆车半小时斩获3000台+碾压百万埃尔法
- 年销42万辆,打败特斯拉,宏光MINI却不满足于年轻女司机了
- 被冷落的国产豪华车!气场碾压陆巡,4.0T+422匹,可惜月销107辆
- 日系车销量碾压国产车,难道大家都喜欢买不安全的车?
- 长安撞上丰田埃尔法,不料对方直接侧翻,路人:这就是加价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