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年来 , 伴随着沂蒙画派——中国画坛上一支红色劲旅的崛起 , 其领军人何乃磊的沂蒙风情画犹如灿烂夺目的沂蒙山花 , 在一片乡风村韵中带着泥土的朴厚与清芬传香四野、洒美人间 , 成为了绘画史上的一束奇葩 , 并受到世人的青睐 , 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赞誉 。 何乃磊的作品风靡全国 , 创造了当今画坛的一个奇迹 。 循迹何乃磊的艺术历程 , 研究其画作 , 可从两条线进行解析:一条是何乃磊绘画技艺的演进 , 另一条是何乃磊作品的意境升华 。
一步一层天
一、从《踏青》成功到晋京画展——拓开一片新天地
1953年 , 何乃磊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户农民之家 , 幼时在一个当画家的亲戚影响下 , 他爱上了丹青 。 上学后 , 何乃磊十分受美术老师的喜爱 , 并开始学习静物写生、素描 , 这使其在儿时自学年画的基础上又培养了一定的造型能力 , 为此后画工笔打下了基础 。
何乃磊在课余和节假日帮父母到农田耕种之际 , 练习绘写猪、羊、牛、鸡、鸭、鹅、玉米、谷豆、石磨、石碾、石墙、石屋 , 以及筐篓、推车等农具 , 也画农民各种劳作的形象 。 大自然中的一切物象都成为他从摹写走向创作的对象 , 他把对物象所产生的灵光、感悟通过心灵加工 , 注入笔墨之中 , 创作了许多深具沂蒙独特风貌且具鲜明生活气息的作品 。
后来 , 何乃磊被选拔到教育和文化系统工作 , 得以接触众多名家 , 由此他开始在工笔的基础上再向写意画迈进 , 成为一名工写皆能的画家 。 更令他兴奋的是 ,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 , 通过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心中更加坚定了“人民艺术为人民”的理念 , 奠定了其艺术之路的人生根基 。
其间 , 他精心创作了一幅描画沂蒙人战天斗地夺丰收场景的国画作品《重新安排旧山河》参加山东省画展 , 其笔墨功夫、造型能力和作品的意境深深打动了评委 , 最终喜获一等奖 。 此后 , 中国农村改革大潮铺天盖地席卷全国 , 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山洪般爆发 , 创造出农业丰收、农村致富、农民精神面貌巨变的历史奇迹 。
与农民休戚与共的何乃磊创作激情和艺术灵感亦空前迸发 , 他汇集起头脑中所积存的物象 , 以巧妙的构思、高超的立意 , 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 以年画笔法为主兼工带写创作了一幅标志时代风貌的经典作品《踏青》:借助桃花盛开时节沂蒙妇女儿童盛装游春的情景 , 将沂蒙地区的美丽风光和沂蒙百姓的欢声笑语、满面春风融为一体 。
抒发出沂蒙地区的农民沐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带来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 让观者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时代气息 , 凸显了“都说天堂生活美 , 怎比农家好光景”的主题和改革开放给沂蒙人带来的巨变 。 此作获1984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 并代表中国到加拿大、日本等15个国家参加巡展 , 让外国人从其作品中看到了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精神面貌的巨变 。 这件作品也使何乃磊大步走上了中国画坛的大舞台 。
沂蒙秋歌
伴随着视野的开阔 , 何乃磊绘画艺术目标的追求不断提升 。 多年来 , 他从工写两种技法上努力提升 , 进而锁定沂蒙风情画这一核心创作内容 。 他说:“沂蒙山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 , 沂蒙人具有勤劳纯朴的品质 , 沂蒙大地有着数千年文化历史传承和近百年的红色基因 , 这都是咱中国人、中国魂的根基 。
沂蒙画家有责任把这些沂蒙元素纳入绘画艺术中 , 为大众画出独具风采的好作品 。 ”基于这一理念 , 自幼生长于沂蒙农村、深怀着沂蒙情愫并一直坚持“人民艺术为人民”之艺术理念的何乃磊 , 多年来坚持深入生活 , 与农民交友交心 , 到村户田间去采风写生、撷取灵感 。
沂蒙的牛、羊、鸡、鹅、柿子、玉米、石磨、石碾 , 以及沂蒙人的朴素之美 , 沂蒙山的自然风貌、抗战历史和沂蒙精神 , 经过画家心灵的迹化在其笔下“开花结果” , 成为了沂蒙文化的一个品牌 。 1995年一年的时间 , 何乃磊的《灵趣》《和平之春》《情趣》和《国色天香》等4幅作品分别入选4个国家级画展 , 且均获一等奖 , 引起中国画界的强烈反响 。
推荐阅读
- 峨眉山|美而艳冶。明峨眉山
- 日出|阿里大北线13天纯玩攻略,越野爱好者可以看看哦
- 草原|10个中国小众旅行地推荐:最美的风景,都藏在未知的角落,出发吧
- 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疑有隐藏世界,内部入口已被发现,一种未知物质悄然现世
- 蓬莱阁|神圣与野蛮共生的尼姑岛:岛上2万女修行者,天黑后戒律让人费解
- 阿尔卑斯山|雪崩的威力有多大?阿尔卑斯山雪崩,3分钟摧毁了半个村庄
- 游山川|“游汕尾 叹品清”——品清湖海上观光游暨乘着房车游汕尾启动仪式在汕尾举行!
- 武功山|武功山真的不用吹,云海和日出,还有金色草原真的很美
- 秦岭|秦岭山色有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