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后2000头大海牛被迫流浪到荒岛,最终还是灭绝了,真相叫人唏嘘


世界上最后2000头大海牛被迫流浪到荒岛,最终还是灭绝了,真相叫人唏嘘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后2000头大海牛被迫流浪到荒岛,最终还是灭绝了,真相叫人唏嘘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后2000头大海牛被迫流浪到荒岛,最终还是灭绝了,真相叫人唏嘘


文章图片


世界上最后2000头大海牛被迫流浪到荒岛,最终还是灭绝了,真相叫人唏嘘


我们的地球上 , 有许许多多的的生物 , 随着时间的流逝 , 有的逐渐繁盛 , 有的走向灭绝 。 斯特拉大海牛就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生物 。

历史上曾经有一种海牛 , 被称为海中“巨无霸” , 它们成年后的体长10米以上 , 体重不低于11吨——斯特拉大海牛 。
但遗憾的是我们再也无法看到它们 , 因为在200多年前 , 最后一只斯特拉大海牛死在了毛皮猎人的钢叉之下 。 这种海牛从发现到灭绝 , 短暂到只过了27年 。
1724年 , 沙皇派人对帝国东海岸进行勘探 , 想要查明亚洲和美洲是否相连 。 维图斯·白令接受了这个任务 , 他横穿西伯利亚 , 5年后到达了当时帝国的尽头 , 但他发现横亘在眼前的是一片海洋 , 至于这片海洋有多大 , 白令不得而知 , 因此他空手而归 , 惹来了沙皇的不满 。 殊不知白令在看到大海之前 , 就已不经意间驶过了后世那条以他名字命名的位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的著名水道——白令海峡 。

为了平息沙皇的怨气 , 白令在2年后又一次率领船队前去勘探 , 但这一次 , 他所乘的“圣彼得号”被撞碎在阿留申群岛上 , 他和一些同行者因饥寒交迫 , 死在了荒无人烟的岛屿上——值得欣慰的是 , 这座岛后来再次以白令冠名 。
幸存者中有一名叫做斯特拉的生物学家 , 他带领几十号船员在船体的残骸上修建新船 。

但在船修完之前 , 有一项更为迫切的需求放在众人面前 , 那就是过冬的食物 。 斯特拉派出船员在岛上寻找食物 , 众人发现了一些诸如海獭之类的生物 。
当时整个欧洲 , 对海獭皮毛有着执著的需求 , 经常用它来编制成昂贵的衣帽 。 所以斯特拉麾下的探险队员们 , 不仅为了吃 , 更是为了日后能带回国发一笔横财而开始大肆捕杀营地周围的海獭 , 很快海獭的数量就不足以支撑日常消耗 , 队员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北海狮 。
但海狮的脾性暴躁 , 并且体型较大 , 队员们就算搭上受伤的风险去猎杀海狮 , 成功率也不高 。 就在整个探险队一筹莫展之际 , 斯特拉大海牛出现了 。 在一个寒冷彻骨的日子里 , 斯特拉沿着海岸线搜寻食物 , 却意外发现了有一团巨大的身影在不远处的浅滩上移动 。

斯特拉意识到这是一种大型的海洋哺乳动物 , 可能是海牛 , 但斯特拉万万想不到 , 海牛竟可以如此之大!
在斯特拉的记录中 , 大海牛被形容为“温柔的巨兽” , 尽管体型庞大 , 却对人类没有丝毫进攻性 。 它们体下脂肪层极厚 , 几乎能达到10厘米 。 它们的食物来源极其单一 , 只是默默在海底咀嚼海带和海藻 。
起初 , 探险队员有些忌惮大海牛的体型 , 但随着食物越来越难以获得 , 便打起了大海牛的主意 。 几次试探性地接近后 , 人们发现大海牛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 , 于是 , 屠杀开始了 。
第一头斯特拉大海牛的死亡 , 换来了几十人探险队一个月的口粮 。 人们发现 , 大海牛的肉质出奇得好!除了可以提供食物 , 大海牛厚厚的脂肪层能刮下来制成灯油 , 用不了的海牛油还能进一步加工成黄油 , 巨大的海牛皮更是可以用来缝制成日用品 。

就这样 , 探险队顺利依靠大海牛度过了白令岛上的寒冬 , 次年8月 , 在新船造好后 , 斯特拉一行扬帆回国 。 斯特拉和队员们迎来了新生 , 但大海牛的噩梦就此开始 。
大海牛从肉到毛皮 , 每一种出产物都是当时社会的畅销商品 。 为了嘉奖斯特拉的发现 , 这种海牛从此被冠名——斯特拉大海牛 。 紧接着 , 贪婪的皮毛猎人涌入了这片海域 。
这些猎人们 , 一头又一头地收割着大海牛的生命 。 更要命的是 , 海牛是哺乳动物 , 彼此之间还存在着和人类一样的社会感情 。 在斯特拉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这种海牛似乎遵循着一夫一妻制度 。

当一头大海牛被人们扎上钢叉拖拽到岸上时 , 它的配偶和同伴会焦围聚过来 , 顶撞人类的小船 。 它们想从人类手中救下自己的同类 , 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 猎人们经常能看到大海牛连续好几天到岸上 , 或远或近地凝望着自己同伴的尸体 , 这对于当时的皮毛猎人来说 , 反而能将其一锅端 。

推荐阅读